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广州苗圃     提问时间: 2009/10/29 11:28:21
邮箱:836763831@qq.com
问题:
 
请问山油茶有几个品种编号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0/29 13:40:36

(一)油茶的品种及分布
  一、普通油茶,又名中果油茶,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浙江、全国的主栽物种。
  二、小果油茶,又名门西子;主要分布在江西宜春、福建、广西;栽培面积仅次于普通油茶。
  三、越南油茶,又名大果油茶的主要分面在广东高州县、广西、栽培面积占第三位。
  四、县油茶,又名野茶子;主要分布在湖南攸县、浙江富阳。
  五、红花油茶:主要分布在江西德兴。
    油质好、花可入药,是良好的庭园绿化品种,宜在高海拔地区推广。
  六、小黄花山茶,主要分布在贵州赤水。
  七、匹它山茶,主要分布在贵州盘县。
  八、多齿红山茶,又名宛田油茶籽,主要分布在广西桂县。
  九、茶梨,又名八瓣油茶:主要分布在浙江龙泉、江西龙南。
  十、博大果油茶,又名赤柏子;不宜在中亚热带栽种。
  十一、白花南山茶、主要分布在广东封开、广西苍梧。
  十二、南荣油茶;主要分布在广西韶平。
  十三、金花茶,主要用作观赏。
  十四、邹果油茶,主要分布在广西龙胜、湖南永顺。
  十五、威宁短柱油茶,主要分布在贵州威宁。
  

     (二)我国油茶的自然类型:
  1、花期类型:特早花类型,早花类型、中花类型、晚花类型、春花类型。
  2、成熟期类型: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立冬籽四种。
  3、茶果形态类型:红球、青球、脐型红桃、青桃、红桃、青桔。

                                                   油茶等木本油料亟待开发形成规模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油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拿出更多的土地种植草本油料是困难的,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发展木本食用油料 


                    目前,我国的植物食用油大部分是油菜籽、花生、芝麻、黄豆等草本油料所提供的,木本油料所占比重很小。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植物食用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要拿出更多的土地种植草本油料是很困难的,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何方教授认为,发展木本食用油料是解决食用油供应不足和质量不高的最好出路。 


                    木本油料:栽种一次收获多年 


                    木本油料是指木本植物所生产的油料,如茶油、桐油等。与其相对应的是草本油料,如菜油、豆油等。现在通常所说的木本油料,按其用途分为三类:一是木本食用油料,如茶油。二是木本工业油料,如桐油。三是木本芳香油料,如山苍子油。 


                    木本食用油料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在人类早期,首先食用的植物油就是直接从树上采摘成熟的含油种子压榨而成的。后来为了得到稳定的油料来源,人类开始自觉保护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并使其成为最早的人工经营的经济林木之一。全世界主要有11种木本食用植物油,年产量约6000万吨,其中棕榈油、椰子油、橄榄油和茶油等四大木本油料,产油量约占30%左右。目前,我国作为木本食用油料栽培的树种近10种,如油茶、油橄榄、文冠果、黄连木、元宝枫、蝴蝶果、湖南山核桃、厚壳类核桃、椰子、蒜头果等。其中,油茶在南方15个省(区、市)共有栽培面积6000多万亩,是目前国内所有人工林中单一树种栽培面积最大的。文冠果是我国"三北"地区分布很广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现有栽培面积约50万亩。油橄榄古称齐敦果,原产地中海沿岸,唐代时传入我国,现约有60万株左右,主要栽培分布区有四川、重庆、湖北、陕西、云南等地。 


                    木本油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适于山地和丘陵地区生长,可在荒山荒地栽培,不与粮棉争地,而且是栽种一次收获多年。如种植油茶,一般5年可以开花结果,8年至10年进入盛果期,其寿命可达100年以上。核桃树能结果100年至200年。油橄榄寿命长达200年。木本油料植物抗逆性强,管理比较容易,出油率不低。何方认为,以产量而言,只要经营得好,油茶亩产油可达25公斤至30公斤,油橄榄和核桃亩产油可达50公斤以上。木本油料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未来食用油料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油茶---  "藏在深闺人未识" 

                    在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中,只有油棕在中国没有栽培,其他3种均有不同面积的栽培。油茶原产于中国,在世界上也惟有中国有大面积的栽培。茶油色清味美,具有独特清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优质功能性保健油和纯天然的绿色食用油。茶油中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成分为天然植物油中之冠,营养价值很高,对心血管病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另外,它不易受剧毒致癌物质污染,是天然的、难氧化变质的植物油,因而耐贮藏,不易酸败。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南方,人们早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就开始栽培油茶了。目前,我国茶油林面积在2万亩以上的县(市)有400多个,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市)有150多个。但是大面积油茶单产很低,全国平均亩产茶油仅3.5公斤,产值仅70元左右,经济效益不高。这主要是由于经营粗放、失于抚育管理而使林地荒芜,以及长期自然演替使品种混杂、低劣,基本没有投入所造成的。 


                    何方认为,现在丘陵低山区保留下来的油茶林,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类在生产实践中选择的结果。直到目前为止,在这些地方还没有一个树种在栽培适应性和经济价值以及对人的保健等方面超过油茶的。油茶林在山上淹不到,涝不着,干旱也不怕,是可以长期利用的"绿色油库"。 


                    何方在谈到木本油料植物多方面的效益时说,木本油料树种多生长于山区和丘陵地区,油茶林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发挥着很大的生态效益,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在丘陵地区现有油茶林如遭受破坏,要恢复是不容易的。因此,对待油茶生产问题,还要有生态保护意识。因宣传力度不够,至今油茶仍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 


                    木本油料:亟需开发的"绿色油库" 

                    开发木本油料资源已经成为增产食用油的新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今世界解决食用油严重不足的发展趋势。希腊橄榄油产量已占该国食用油总量的93%,西班牙也达48%。我国是世界上木本油料作物开发最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年产量达1.6亿公斤,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用植物油约10公斤,发达国家约20公斤,发展中国家约5公斤到6公斤。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消费量一直处于低水平,以往城市人口年均消费3公斤。但近年来随着城乡食油量的增长,实际年缺油量达10亿公斤。我国草本油料种植面积仅有1.7亿亩,今后也基本上稳定在这个水平。为缓解粮油争地和食油供需矛盾,国家每年要用大量外汇进口食用植物油。我国在耕地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增加食用植物油产量的出路何在?从全国或局部来说,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木本油料产品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开发木本油料资源不仅可以调剂油料品种、调整油料结构,而且是加工高档食品的重要原料,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农民的收益。 


                    何方说,油茶林的经营权是分散的,但林地是连片的,只有建立基地,才能发挥规模效应和实现科学经营。油茶生产产业化建设很重要,油茶林面积超过5万亩的县(市)可以组织油茶产业化生产。油茶生产中的加工是当前的薄弱环节,也最具增值潜力。因此,要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推广油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10/29 14:18:35

您好,提供已经通过良种审认的油茶品种及编号供您参考:

林木良种名录
审定通过品种
 
岑软2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1-2008
 

 
品种特性
冠幅大,圆头形;枝条柔软、细长,叶片披针形;果实17个/500g,果青色,呈倒杯状;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915kg,鲜果出籽率40.7%,种仁含油率41.93%,果油率7.06%。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丘或缓坡地,坡度<15°,造林密度3m×2m。造林要求苗高30cm以上,地径0.3cm 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每公顷施农家肥、厩肥、草木灰等积肥15000-22500kg。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贵州油茶种植区。
 
岑软3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2-2008
 

 
品种特性
树形较直立,枝条较粗、节间短;叶片倒卵形,果实24个/500g,果青红色,球形;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937.5kg,鲜果出籽39.72%,种仁含油率50.8%,果油率7.13%。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丘或缓坡地,坡度<15°,造林密度3m×2m。造林要求苗高30cm以上,地径0.3 cm 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每公顷施农家肥、厩肥、草木灰等积肥15000-22500kg。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贵州油茶种植区。
 
 
桂无1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uiwu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3-2008
 

 
品种特性
树形中等,枝条较粗、较直立,叶片椭圆形;果实青黄色、球形或梨形,多着生于枝顶。平均冠幅产果量1.48kg/m2 ,鲜果大小为23个/500g,鲜出籽率39%,干籽出仁率66.7%,种仁含油率52.39%,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868.5kg。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退耕地、缓坡地、低丘或山岗地 ,造林密度3m×2m;选择嫁接苗,苗高30cm以上,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施足基肥,加强幼树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油茶种植区。
 
桂无4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uiwu 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4-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自然开心形;果实青红色、多为球形;枝条分枝角度较大、质地柔软下垂;平均冠幅产果量1.48kg/m2 ,鲜果大小为19个/500g,鲜出籽率35.5%,干籽出仁率65.2%,种仁含油率54.7%,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735kg。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退耕地、缓坡地、低丘或山岗地,造林密度3m×2m;选择嫁接苗,苗高30cm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施足基肥,加强幼树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广西、湖南、江西油茶种植区。
 
长林3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5-2008
 

 
品种特性
树体长势中等偏强,枝叶稍开张,枝条细长散生;叶近柳叶形;果桃形或近橄榄形,青偏黄。6年生单株产果量4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300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819kg;干籽出仁率24%,干仁含油率46.8%;油酸含量82.15%,亚油酸含量6.7%。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油茶种植区。
 
长林4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6-2008
 

 
品种特性
长势旺,枝叶茂密;果桃形,青带红;叶宽卵形。6年生单株产果量5-6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525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900kg;干籽出仁率54%,干仁含油率46%;油酸含量83.09%,亚油酸含量7.07%。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北油茶种植区。
 
长林18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18’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7-2008
 

 
品种特性
长势旺,枝叶茂密;果球形至桔形,红色,俗称大红袍;叶面平,花有红斑。6年生单株产果量3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300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能达到624kg;干籽出仁率61.8%,干仁含油率48.6%;油酸含量85.51%,亚油酸含量3.99%。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北油茶种植区。
 
长林21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2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8-2008
 

 
品种特性
长势中等,枝叶茂密;果近桔形,黄绿色;叶背灰白。6年生单株产果量3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285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1063.5kg;干籽出仁率69.3%,干仁含油率53.5%;油酸含量82.88%,亚油酸含量5.21%。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油茶种植区。
 
长林23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2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09-2008
 

 
品种特性
长势旺,枝叶茂密;果球形,黄带橙色,叶短矩形。6年生单株产果量3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450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可达924kg;干籽出仁率57.2%,干仁含油率49.7%;油酸含量85.24%,亚油酸含量4.07%。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油茶种植区。
 
 
 
长林27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27’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0-2008
 

 
品种特性
枝条粗壮直立,叶宽卵形;果球形,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1.33kg/m2 ,鲜果大小为74个/kg,6年生单株产果量4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375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能达到1056kg;鲜出籽率63%,干籽出仁率21.4%,干仁含油率48.6%,鲜果含油率9.3%;油酸含量82.26%,亚油酸含量7.29%。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油茶种植区。
 
长林40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40’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1-2008
 

 
品种特性
长势旺,枝叶茂密;果有棱,青色;叶矩卵形。6年生单株产果量8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600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能达到988.5kg;干籽出仁率63.1%,干仁含油率50.3%;油酸含量82.12%,亚油酸含量7.34%。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湖南油茶种植区。
 
长林53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5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2-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矮壮,粗枝,枝条硬,叶子浓密;果梨形,黄带红。6年生单株产果量5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375kg;盛产期亩产油能达到1056kg;干籽出仁率59.2%,干仁含油率45%;油酸含量86.23%,亚油酸含量3.18%;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油茶种植区。
 
长林55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hanglin 55’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3-2008
 

 
品种特性
长势较强,枝条细长密生;果桃形,青色为主,略带红;叶宽矩卵形。6年生单株产果量1.5kg以上,每公顷产油可以超过225kg;盛产期每公顷产油能达到883.5kg;干籽出仁率68.2%,干仁含油率53.5%;油酸含量84.33%,亚油酸含量5.64%。可作为食用油、化妆品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较厚的丘陵山地或缓坡地,水平带整地,施足基肥。配置花期相似或一致的多系混栽;早期适当密植,盛产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每年抚育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江西、广西油茶种植区。
 
赣州油1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zhouyou 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4-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桃形,果皮青色,鲜果出籽率35.15%,种仁含油率49.67%。油酸含量82.18%,亚油酸含量8.99%。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左右。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 ,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广东、福建油茶适生区。
 
赣州油2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zhouyou 2’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5-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楔形,果皮红色,鲜果出籽率37.51%,种仁含油率48.45%。油酸含量80.45%,亚油酸含量7.62%。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左右,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赣州油6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zhouyou 6’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6-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皮黄色,鲜果出籽率44.02%,种仁含油率49.75%。油酸含量85.56%,亚油酸含量4.54%。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左右。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赣州油7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zhouyou 7’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7-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皮青色,鲜果出籽率39.19%,种仁含油率54.86%。油酸含量81.3%,亚油酸含量7.95%。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以上,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广东、福建油茶适生区。
 
赣州油8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zhouyou 8’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8-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球形,皮红色,鲜果出籽率38.93%,种仁含油率50.61%。油酸含量82.73%,亚油酸含量8.27%。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以上,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广东、福建油茶适生区。
 
赣州油9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zhouyou 9’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19-2008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分枝均匀,果桔形,皮红色,鲜果出籽率40.57%,种仁含油率49.41%。油酸含量74%,亚油酸含量13.21%。栽植十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油750kg左右,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低山丘陵造林地,环山水平带穴状整地,施足基肥,造林密度3m×2m,选择健壮嫁接苗造林。当年免耕,第二年起主要加强抚育管理,辅以追肥,防治病虫,五年内不宜挂果。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 8’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0-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6kg/m2 ,鲜果大小为35个/ 500g,鲜出籽率47.9%,干籽出仁率57.5%,干仁含油率53.9%,鲜果含油率8.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1089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190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 190’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1-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1kg/m2 ,鲜果大小为47个/ 500g,鲜出籽率44.6%,干籽出仁率55.6%,干仁含油率49.1%,鲜果含油率7.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811.5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447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 447’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2-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青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7kg/m2 ,鲜果大小为44个/ 500g,鲜出籽率46.7%,干籽出仁率30.8%,干仁含油率60.1%,鲜果含油率11.8%,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1188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赣石84-3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shi 84-3’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3-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3kg/m2 ,鲜果大小为49个/ 500g,鲜出籽率42.5%,干籽出仁率67.5%,干仁含油率55.7%,鲜果含油率10.8%,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913.5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赣石83-1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shi 83-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4-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3kg/m2 ,鲜果大小为36个/ 500g,鲜出籽率50.7%,干籽出仁率32.4%,干仁含油率52.3%,鲜果含油率11.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945kg。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赣石83-4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shi 83-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5-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1kg/m2 ,鲜果大小为44个/ 500g,鲜出籽率48.3%,干籽出仁率65.6%,干仁含油率59.6%,鲜果含油率11.9%,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820.5kg。油酸含量82.42%,亚油酸含量8.31%。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赣无2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wu 2’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6-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黄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09kg/m2 ,鲜果大小为41个/ 500g,鲜出籽率48.1%,干籽出仁率27.8%,干仁含油率49.4%,鲜果含油率8.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735kg。油酸含量85%,亚油酸含量6.36%。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赣无11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wu 1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7-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红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8kg/m2 ,鲜果大小为36个/ 500g,鲜出籽率51.4%,干籽出仁率30.5%,干仁含油率57.8%,鲜果含油率12.4%,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1383kg。油酸含量78.73%,亚油酸含量11.34%。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赣兴46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xing 46’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8-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黄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4kg/m2 ,鲜果大小为65个/ 500g,鲜出籽率52.1%,干籽出仁率28.6%,干仁含油率45.1%,鲜果含油率8.1%,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952.5kg。油酸含量79.24%,亚油酸含量10.4%。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赣永5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Ganyong 5’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国S-SC-CO-029-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果皮青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14kg/m2 ,鲜果大小为55个/ 500g,鲜出籽率50.1%,干籽出仁率61.8%,干仁含油率48.2%,鲜果含油率7.4%,盛产期连续四年平均每公顷产油量可达996kg。油酸含量82.7%,亚油酸含量8.15%。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大穴整地。选用合格芽苗砧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3m×2-4m,施足基肥,及时抚育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认定通过品种
湘林51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Xianglin 5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认定(3年)
编号:国R-SC-CO-001-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自然圆头形;果皮青红色或青黄色,平均冠幅产果量0.916kg/m2 ,鲜果大小为22-30个/500g,鲜出籽率50-53.4%,干籽出仁率67.81%,干仁含油率55.64%,鲜果含油率8-11.6%,盛产期平均每公顷产油可达836kg。油酸含量83.55%,亚油酸含量5.28%,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整地。用壮苗造林,穴内施积肥,造林密度3m×2-4m,加强幼树抚育和树体管理,加强盛产期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湖南油茶适生区。
 
湘林64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Xianglin 64’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认定(3年)
编号:国R-SC-CO-002-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自然圆头形。果青黄色,球形。平均冠幅产果量1.2kg/m2 ,鲜果大小为15-28个/500g,鲜出籽率40.9-43.6%,干仁含油率32-36%,鲜果含油率7.08%,盛产期平均每公顷产油可达673.5kg。油酸含量86%,亚油酸含量5.37%,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整地。用壮苗造林,穴内施积肥,造林密度3m×2-4m,加强幼树抚育和树体管理,加强盛产期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湖南油茶适生区。
 
XLJ2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XLJ 2’
类别:家系
通过类别:认定(3年)
编号:国R-SF-CO-003-2008
 

 
品种特性
树体生长旺盛,树冠自然圆头形;果青红色,球形。鲜果大小为27.6个/500g,鲜出籽率44.2-48.9%,干仁含油率33-37%,鲜果含油率6.85%,盛产期平均每公顷产油可达513kg。油酸含量84.54%,亚油酸含量4.11%,可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丘陵林地,带状或块状细致整地。用壮苗造林,穴内施积肥,造林密度3m×2-4m,加强幼树抚育和树体管理,加强盛产期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湖南油茶适生区。
 
注: 通过认定的林木良种,认定期满后不得作为良种继续使用,应重新进行林木品种审定。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10/29 16:16:19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即开始了油茶良种选育的研究工作,目前已选育出一批优良农家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和优良杂交组合等油茶良种,目前应用于生产的有200余个。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10/29 22:46:32

编号众多,几乎是一个研究单位有一套(系列)的编号。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