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发展前景看好
桐油是良好的干性油,它具有干燥快、光泽度高、附着力强、绝缘性能好、耐酸耐碱、防腐防锈等优良性能,经济价值较高,在工业、农业、渔业、军事、医药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如作为家具、建筑物、装饰品的涂料,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多种工业如电器、橡胶、制革、造船、印刷、塑料、医药等都要广泛用到桐油。据调查,在国内直接和间接用桐油作原料达千种以上。据有关专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对外进一步开放,油桐的发展前景看好。
首先工业对桐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近年来我国造船工业发展迅速,不仅用于渔业方面的船只购销两旺,而且承揽国际造船的“订单”业务更是大量增加。事实上我国已跻身于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对以桐油为原料的油漆需求量自然“水涨船高”;同时,随着我国地方工业发展战略的频频发力,国内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似乎已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而机械制造业自然离不开油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迅速增长。城镇居民的家居装饰,对环保型油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环保型油漆离不开以桐油作原料。因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整个制造业对桐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对桐油的静态需求为2亿公斤左右,以后的需求量更大。
桐油的使用对环境无污染。在国内桐油主要用于油漆工业,占总需求量的一半,油墨占5%,渔业占15% ~ 20%,另外,建筑业、机械产品涂料、电器工业、民用、军工等领域也占有一定比例。过去用于这些方面的桐油需求量下降,主要是一些化学品部分替代了桐油。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环保型油漆呼声越来高,过去部分替代桐油的化学品,由于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污染,逐渐减少了用量,甚至部分开始淡出油漆工业。因此,随着环保型油漆的不断发展,桐油原有的市场地位开始部分回归。
桐油出口前景看好。桐油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质,二次世界大战前常年以总产量的60%用于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到上世纪50年代每年的出口量只有4 万 ~ 5万吨。由于化学代用品的出现,我国桐油出口量曾一度下降到1 万吨~ 1.2万吨。我国桐油主要以原料的形式出口于日本、东欧、西欧、美国和泰国等国家,用于集成电路、军工产品、机械新产品涂料等。随着国际上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返朴归真思潮的兴起,一些化学替代品又逐渐被桐油及其制品所取代。特别是随着我国桐油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销路的拓展,桐油又面临着新一轮的有利出口时机。
我国油桐生产能力不足。国内油桐分布较广,陕西、河南、甘肃、山东,以及南方各省都有栽培。其中川东、鄂西、湘西、黔东北,其产量占全国的70%。油桐产区,不仅油桐面积萎缩,而且造林质量差,经营管理粗放,单产低。全国平均亩产桐油仅4 公斤~ 5公斤。而高产典型亩产桐油稳定20 ~ 30公斤,可见发展油桐的前景看好。
专家们认为,发展我国油桐要因地制宜,分区规划,重点建立好油桐商品基地,形成油桐优势产业区;除适度造林外,主要是对现有的油桐生产区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高接换种等方式,实现油桐生产良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