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    提问时间: 2009/11/2 12:41:47
邮箱:842335265@QQ.COM
问题:
 
我想请问一下朝阳地区的土壤情况?
 

回复专家:张健,回复时间:2009/11/2 15:13:16

请告诉我们具体的地方,比如是哪个省市的朝阳地区。
 

回复专家:吴海勇,回复时间:2009/11/2 16:03:27

是北京市朝阳区吗?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11/3 6:48:37

http://soil.bjny.gov.cn/new%20soil/jbgk-gdzy-chaoyang.html可供参考。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3 8:28:38

土壤类型分布  朝阳市土壤总面积为3357万亩,其中褐土245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73.16%,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棕壤673万亩,占总面积的20.05%,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在高山上也有零星分布;草甸土219万亩,占总面积的6.52%,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超河漫滩及低阶地上,在山间谷地、丘陵漫岗间低平地和山间小平原上也有少量分布;风沙土8.87万亩,占总面积的0.26%,主要分布在建平西部接近内蒙古的边缘地带。

土壤的分布与成土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朝阳市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因此,土壤分布不仅具有水平地带性和区域分布规律,而且还具有垂直地带性的分布。

[土壤的水平分布]  朝阳市地貌由努鲁儿虎山脉、松岭山脉的北东向构造平行山脉所组成,使全区地势由北向东南呈阶梯或倾斜状。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努鲁儿虎山侵蚀构造中低山;北票-大城子的大凌河两侧断块盆地及侵蚀丘陵谷地;辽西古拗陷松岭山地及山海关隆起褶皱块山的北缘等。努鲁儿虎山和松岭山脉,构成朝阳市山地骨架,是北南和西北热量与水气交流的天然屏障,构成朝阳市不同生物气候及土壤水平地带分布的重要界限。

松岭山脉南麓为棕壤主要分布区,由南向北依次出现的土壤为棕壤-褐土。朝阳县王营子、六家子、瓦房子、董家店,喀左县的羊角沟、尤杖子、十二德堡、南公营子、白塔子,凌源县的三十家子、佛爷洞、河坎子、三道河子、大河北、松岭等乡和建昌县均为棕壤分布区;到朝阳市中部、北部,则由棕壤区变为褐土区,形成纬度地带分布规律。松岭山脉东麓亦为棕壤主要分布区,由东向西依次出现地带性土壤仍是棕壤-褐土。北票、朝阳两县与义县、锦县接壤地区,北起北票小塔子、常河营子、上园、三宝营、巴图营子向南延至朝阳县大屯、根德、王营子、王伦沟等乡均为棕壤分布区,此线向西则为褐土区。

[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  朝阳市为辽西中低山丘陵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就有数十座,地势坡度较大,因气候、植被随地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土壤类型的变化。在松岭山脉北麓和努鲁儿虎山脉中山山地,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基本组成类型为褐土-淋溶褐土-棕壤-棕壤性土。但因地貌单元不同,其土壤垂直分布界限亦有所不同。

[土壤区域分布]  朝阳市土壤区域分布主要受区域条件、中小地形、成土母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规律性的土壤组合变化。

松岭东麓和南端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为300500米,最高山峰为建昌县境内的大青山,海拔1223米,成土母质多为基性岩、砂页岩、花岗岩等,山坡上部多为各种岩石风化的残积物,中、下部为坡积物,山脚及缓坡多为坡积物和洪积物,沟谷平地则为洪积冲积物。土壤组合以地带性棕壤为主,部分为草甸土。如北票上园朝义线与侧低山丘陵中上部为棕壤性土,坡脚平地为潮棕壤,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一阶地上分布着不同质地的碳酸盐草甸土。建昌县低山丘陵为棕壤和棕壤性土,而河滩为碳酸盐草甸土,一阶地则为草甸土,坡脚平地发育成潮棕壤。

努鲁儿虎山及松岭山地西麓低山丘陵及河谷盆地区,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凌源县境内的红石砬子主峰高1256.6米,为朝阳市的最高峰。该区成土母质多为酸性岩、砂页岩、石灰岩及基性岩等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土壤组合以地带性褐土为主,包含碳酸盐草甸土和盐化草甸土。如北票西南部低山丘陵中上部多分布着褐土性土、褐土及碳酸盐褐土,河流两岸发育为碳酸盐草甸土,坡脚平地或高阶地则为淋溶褐土。此外,在市区北部的老哈河沿岸还有小面积风沙土和盐化草甸土,同褐土形成区域分布规律。如建平县哈拉道口、老官地等乡从河床由近而远有规律地分布着碳酸盐草甸土、固定风沙土、碳酸盐褐土;北票黑城子河两岸由硫酸盐氯化物盐化草甸土或碳酸盐草甸土与淋溶褐土或碳酸盐褐土及潮褐土形成地域分布。

土壤分类系统  土壤是历史自然产物,在不同的各种成土因素作用下,有其自然的发生发展规律。土壤分类就是根据这一规律,在系统认识土壤的基础上将土壤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性质相同的或相近似的土壤,并入相当的分类单元中,归纳为一定的分类系统。以正确反映土壤与土壤、土壤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不同类型土壤的肥力水平和利用价值,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辽宁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工作分类方案》规定,朝阳市土壤共划分为4个土类,12个亚类,60个土属,119个土种。

                            

朝阳市土壤与面积

 

 

 

各亚类土壤分布状况及其改良与利用  朝阳市亚类土壤有褐土性土、褐土、碳酸盐褐土、淋溶褐土、潮褐土;棕壤、潮棕壤;草甸土、碳酸盐草甸土、盐化草甸土和固定风沙土。

[褐土]  褐土是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及夏绿阔叶林和灌木草原下的地带性土壤,也是朝阳市的主要土壤类型,分布遍及建平、北票、朝阳、喀左、凌源等县(市)的165个乡(镇)。 褐土所处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岗地高阶地为主。由于成土条件的差异,其土壤的性态性状亦有明显的不同。朝阳市褐土可分为5个亚类。

褐土性土  其成土母质为酸性岩、基性岩、石灰岩等岩石风化残积物。土层浅薄,土体多砾石,局部有岩石裸露,剖面发育不全,属于幼年土壤。主要分布在努鲁儿虎山、松岭山两大山系的低山和石质丘陵的中、上部,面积为13601256亩,占土壤总面积的40.25%

褐土性土土层薄,植被稀疏,土壤腐殖质层薄,矿质养分含量较低,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多为疏林草地。在利用改良上,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加强封山育林。对土层较厚的可营造用材林,土层中等的应以营造灌木为主,配合种草和水保工程,土层薄的应以种草为主。对已耕种,土层较薄的亦应退耕还林或种草,逐步向草-灌(木)-乔(木)过渡。

褐土  多分布在土质丘陵或石质丘陵坡地中上部及岗地、高阶地上,面积为24243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72%。成土母质为坡积物、黄土和红土等,主要分布在北票、建平、朝阳3个县(市),凌源、喀左也有少量分布。

褐土土层深厚,地形部位较高,其形成和发育不受地下水影响。朝阳市的褐土绝大多数已经开垦耕作,表层已形成耕作层,但耕型褐土大多为坡耕地,侵蚀较重,属于低肥力土壤。今后应注意培肥养地,用养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建立粮草轮作、间作制度。

碳酸盐褐土  其成土母质属于岩石风化物、坡积物、黄土和红土等,主要分布在建平、朝阳及北票北部丘陵坡地的中上部,凌源、喀左两县也有少量分布,面积为5324798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5.86%。其中已开垦耕种的土壤有3774335亩,占该亚类土壤70.88%

碳酸盐褐土土层深厚,不受地下水影响。由于水土流失等原因,腐殖质层较薄,土壤颜色较浅,质地轻壤-中壤,石灰反映强烈。目前较大面积已开垦耕种,形成了一定的耕作层。今后在利用改良上,应在搞好水土保持的前提下,隔年深翻,增施农肥,种植绿肥合理轮作倒茬,做到既种地又养地。

 淋溶褐土  是棕壤与褐土的过渡类型,成土母质为坡积物、黄土、红土等,主要分布在松岭山地与努鲁儿虎山南部丘陵、坡地中上部,凌源、喀左、朝阳、北票、建平5县(市)的中部和南部均有分布,面积为319560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9.52%     

 淋溶褐土土体上部无石灰反应,粘化层明显,钙积层位深,自然植被下的淋溶褐土,腐殖质层较厚。朝阳市的淋溶褐土已有94.5%开垦耕种,形成耕作层。淋溶褐土在利用改良上应结合水土保持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扩大水浇地面积,逐步把淋溶褐土变成粮、棉、油基地。

潮褐土  其成土母质为坡洪积物和黄土,主要分布在坡地坡脚,或缓坡平地及河流两岸的一级阶地上,面积为2195736亩,占土壤总面积的6.54%

 潮褐土的形成发育受侧流水或地下水的影响,其剖面近似于褐土、淋溶褐土,有的土层下部有锈斑,有的还夹有砾石层。本市的潮褐土已全部开垦耕种。该土壤养分状况较好,有机质、氮钾含量均较高,但磷较缺。今后在利用改良上要用地养地相结合,有机与无机相结合,氮磷肥合理配比,以提高土壤肥力,建设成高产、稳定的粮、棉、油基地。

[棕壤]  朝阳市东南部为棕壤与褐土的过渡地带。棕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及排水良好的高阶地上,包括建昌县43个乡(镇、场)和喀左、朝阳、凌源3县及其交界处的20多个乡。在中北部的部分中山上也有零星的垂直分布。按棕壤的成土因素形成过程及发育程度,可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3个亚类。

棕壤性土  发育在石质低山丘陵的中上部,主要成土母质是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砂页岩类残积物。面积5389997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6.1%

棕壤性土绝大多数是非耕性土壤,土层浅薄甚至岩石裸露。耕型土壤仅占该亚类土壤面积的10%,其土壤厚度小于40厘米。由于该亚类分布在低山丘陵上部,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发生层次不完全。其改良利用方向,应以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为主,封山育林,并结合工程措施栽植水土保持林。土层薄的可栽植柞树、山杏、土层稍厚的应侧重栽植油松、水曲柳、河榆和黄桲椤等用材林。

棕壤  主要分布在朝阳市东南部的丘陵漫岗及阶地的中上部。其成土母质以坡积物、第四纪黄土状沉积物、红土状积物为主,可续分出5个土层,面积为307533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4%,现多已开垦利用。

棕壤颜色为灰棕色,质地为中-重壤质,犁底层及心土层都很粘重紧实。通透性不良,是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之一。但棕壤亚类土壤肥力较好,适种作物广泛。今后应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可用粘土掺砂的办法改善土壤的耕性,多施有机肥、磷肥,改善土壤养分。对未开垦的土壤,应有计划地开垦种植,可栽植果树或种养人参。

潮棕壤  主要分布在朝阳市东南部的丘陵坡脚及低阶地上,成土母质为坡洪积母质、黄土状母质、淤积母质等。面积为533164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6%

潮棕壤处在地势较低,地下水较高地带,在其形成过程中,不仅有粘化淀积过程,同时因受地下水及地下径流的影响,又有草甸化过程。土壤剖面中含有铁锰胶膜和铁锰结核;在淀积层中还有二氧化硅粉末。潮棕壤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目前多为耕型土壤。其改良利用措施应以增施有机肥、磷肥为主,实行粮草间作,种草还田,大量施用粘土类,也会收到良好效果。

 [草甸土]  草甸土是冲积、洪积母质直接受地下水湿润,在草甸植被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半水成隐城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六股河和老哈河5大河流两岸的河漫滩、超河漫滩及低阶地上,在山间谷地、丘陵漫岗间的低平地和山间水平原上也有少量分布,是本市的主要耕种土壤。

根据有无石灰反映和表层盐分含量的多少,草甸土可划分为3个亚类。

草甸土  草甸土亚类主要分布在棕壤区,面积为302432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90%。其中有75.88%以上的草甸土分布在建昌县境内的大凌河、六股河、墨水河、青龙河等河流两岸的河漫滩、超河漫滩、低阶地、冲积平原或山间谷地。凌源、喀左、朝阳、北票等县(市)有零星分布。其成土母质为近代淤积物。

砂质草甸土  物理性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通气透水性好,但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壤养分不高,在利用上应以种植耐瘠、耐旱的谷子、杂粮和薯类为主。特别要注意加强土壤质地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对于土层浅薄或质地过砂的漏水漏肥地,应退耕还林。壤质草甸土土层较深厚,砂粘比例适中,柔软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好,宜耕期长。对该土壤还应注意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提倡合理轮作倒茬和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使其成为高产、稳产农田。

碳酸盐草甸土  主要分布在大凌河、小凌河、老哈河等河流沿岸的建平、北票、朝阳、凌源等县(市),在褐土地区的山间谷地及山间小平原上也有少量分布。面积为1874535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58%。该土壤所处地形部位、母质、地下水位和土壤发生层次均同于草甸土,不同处是母质含有较多碳酸盐类物质,有的土体内还有石灰假菌丝或石灰结核。 砂质碳酸盐草甸土的机构组织以物理性砂粒为主,表层含量高达80%以上,因受母质和地下水的影响,土壤PH值>8.0,有石灰及微碱性反应;壤质碳酸盐草甸土腐殖质层养分含量较高,容量适中。随着自上而下的质地变粗,土壤养分含量渐低,土壤通体石灰含量较高。该土壤目前大多数已营造了速生林。无论砂质或壤质碳酸盐草甸上,今后在改良利用上都应把改良土壤、改善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为重点,草兼顾,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合理地开辟为农田。

盐化草甸土  是发育在河流淤积物上的表层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较高的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北票市黑城子河沿岸的低洼地带,面积为14156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04%。其母质系河流淤积物,由于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干风盛行,雨量稀少,土壤水蒸发强烈,高矿化度地下水沿土壤毛管上升,盐分在地表积聚,常见盐霜和盐斑结皮,形成轻度盐化草甸土。该土壤与碳酸盐草甸土交错或毗邻分布,母质和地下水中碳酸盐含量较高,土壤呈微碱性,剖面有石灰反应。 盐化草甸土土层深厚,土壤中的盐分以氯化物和硫酸盐为主,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土性冷浆,不发小苗发老苗,对作物有选择性。根据该土壤表层容易渍盐的情况,播种应适当晚播,栽培作物应以葵花和甜菜为主。在土壤改良上,应采取挖排水沟,修条台田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增施农家肥,种植绿肥或秸杆还田,不断培肥地力。

 [风沙土]  朝阳市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建平县的西北部,老哈河沿岸的阶地及低山丘陵缓坡上。面积为88686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26%,其中耕地为32379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0.34%。根据沙丘平缓的外貌地形和有弱团粒结构以及利用方式,风沙土仅有1个亚类。 固定风沙土  朝阳市固定风沙土土层浅薄,表层厚度不超过30厘米。质地多为砂壤土,土壤通透性强,春季地温回升快,地下水位较深,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由于植被稀疏和人为活动造成的单生植被与地表结皮被破坏,冬春雨季风蚀比较严重,并有可能变为流动风沙土。因此,在改良利用上,首先应禁止放牧,在保护好地表结皮和更生植被的同时,提倡人工种草,营建防护林防风固沙。已耕种的草甸土应退耕还草或还林,以保护地表结皮和增加地面屏蔽。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11/3 8:34:59

请登陆http://soil.bjny.gov.cn/new%20soil/trfl-lsyf-chaoyang.html查阅北京朝阳土壤情况。
 

回复专家:步兆东,回复时间:2009/11/5 9:23:07

市情概况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的西部,辖境居东经118°50′至121°17′和北纬40°25′至42°22′之间,东西跨度165公里,南北跨度约216公里,边界周长约980公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及通辽市接壤;南与辽宁省葫芦岛市及河北省秦皇岛市毗连;东与辽宁省阜新市、锦州市为邻;西与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交界。朝阳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为塞外战略要地。地处京、津、唐和东北城市群中间,是东北通往关内的咽喉要道。朝阳面向沿海,背依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从原始人类生息开发始,历代建置、移民、征战以至帝王东巡,相继开辟的无终、卢龙、平冈、傍海4条中原通往东北的古道,都路经或通达朝阳市境内。因此,朝阳市在古代已经成为中国东北与华北以至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地区。如今的朝阳市正处于西部京津城市群与东部辽沈城市群辐射的中间地带,市区东距省会沈阳341公里,西距首都北京518公里,铁路、公路可直达北京、沈阳。朝阳依然是北京、承德通往沈阳、丹东、大连以至东北各地的交通要道。 全市总面积 2 万平方公里,占辽宁省的七分之一,总人口 336.5 万。市区面积 36 平方公里,人口 42.84 万。

  朝阳,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同时又是一个待开发的地区。这里有众多的资源、丰饶的物产、广阔的土地和优质廉价的劳动力,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提供了众多的发展机会。
  邮政编码
  朝阳市 122000
  北票 122100
  喀左 122300
  建平 122400
  凌源 122500
  朝阳县 122600
  区号
  0421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朝阳市地表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击平原,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自然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川地、平地交错分布,土地利用类型亦是多元化。朝阳市境内主要山脉有努鲁儿虎山、杜岭山、大青山和大黑山。
  气候特点
  朝阳是居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尽管东南部受海洋暖湿气影响,但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燥半湿润易干燥地区,主要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全年平均气温5.4℃~8.7℃;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年降水量450~580毫米;无霜期120~155天。春秋两季多风易旱,风力一般2~3级,冬季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强。
  水文状况
  朝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老哈河。境内集水面积为1977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3.22亿立方米。四大河系当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9条,总长度为2560千米。大凌河是朝阳市最大的一条河流,是辽宁省第三大河流,流经朝阳的总长度为226.7千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朝阳市行政辖区土地总面积为1969914.36公顷。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类;农用地1315366.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8%。其中,耕地面积476739.7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6.2%,占土地总面积的24.2%;园地面积64827.9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9%,占土地总面积的3.3%;林地面积633677.0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8.2%,占土地总面积的32.2%;牧草地面积122742.6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9.3%,占土地总布告6.2%;水面面积17378.9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3%,占土地总积的5.4%。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80529.1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5.6%,占土地总面积的4.1%;交通用地面积23266.8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1.9%,占土地总面积的1.2%;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668.5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5%,占土地面积的0.1%。未利用土地面积548083.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8%。
  土地资源绝对量大,主要用地相对数量多。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3.14%,居全省之首。其中,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11.5%,园地面积占全省园地面积的9.7%,林地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的12%,均居全省第三位。全市人均土地0.59公顷,其中人均耕地0.14公顷,我均园地0.019公顷,人均林地0.19公顷,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农用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结构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66.8%,形成以耕地、林地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低山区及大小凌河两岸的阶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0%;园地主要分布在西南总、中南部低山区,占全市园地面积的80%;牧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占全市牧草地面积的50%;林地的区域分布虽然不很明显,但以努、鲁儿虎山一带面积较大。
  山地多、平地少、质量贫瘠。全市山地占72%,其中,耕地坡度小于2度的只占耕地面积的32%,耕地支离破碎,100亩以上的地块只占35%,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不足,平均粮食单产200公斤左右。园地无水源保证,单位面积产量不足150公斤。林地立地条件差,树木发育缓慢,林相残破,郁闭度低。牧草地植被稀疏矮小,退化严重,有的已为不毛之地。未利用地沟壑纵横,岩石裸露,土地生态系统平衡能力脆弱,有近70%的土地面积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后备资源宣足,利用难度较大。全市现有27.8%的土地未开发利用,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发利用的有453718.90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82.7%。但由于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及开发条件的限制,这些土地在短期内开发利用相当困难。
  矿产资源:朝阳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产品种比较齐全,现已了现各类有益矿产53种,矿产地830多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6种。有些矿种如金、钼、锰、磷、石灰石、膨润土、硅石、珍珠岩、粘土、含钾岩石等为省内优势矿种;硅灰石、紫砂、镍为境内首次发现;铁、煤、油页岩、白云岩、沸石、萤石、玄武岩、辉绿岩、花岗岩等在省内占有主要位置。此外,尚有许多矿种如铜、铬、钨、银、铅、锌、铂、钯、石棉、泥炭、理石、地下热水、矿泉水等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矿产品种比较齐全。已发现的有益矿产种类占全国已发现的有益矿产种类的45%,占全省总数的61%,发展现代工业所需的要主矿产如铁、锰、金、钼、镍、煤、石灰岩、白云岩、膨润土、磷等基本齐全,尤其是钢铁冶金工业所需要的铁矿石和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品种俱全。
  部分矿产储量丰富。锰矿储量占全省总量的99.2%,有东北地区惟一大型锰矿床;钼矿储量占全省总量的21.38%,全储量占全省总量的16.8%,均列全省第二位;石棉是全省两大产区之一;铁矿储量和规模仅居鞍山、本溪、辽阳之后,列全省第四位;多数非金属矿产规模较大、储量丰富,探明的石灰石储量为5亿我吨,膨润土3400多万号召,珍珠岩1800万号吨,硅石5亿多吨,在省内都占有重要地位。
  矿点多、分布广。不仅有规模较大、储量较丰富的大矿床,而且还有众多的规模较小、零星分布的小矿床、小矿点。如铁矿,既有储量上亿吨的大型保国铁矿床,又能遍布5个县(市)的140余处中、小矿床(点);金矿(点)有110多处,也遍及全市,适合于各种规模开发。
  矿床(点)埋藏条件好。主要矿种如铁、锰、石灰石、白云岩、膨润土、硅石、珍珠岩、沸石等矿体(层)走向长、厚度大、质量较好、矿床构造简单、矿石成分均一、易采易选、便于开发利用。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