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小李     提问时间: 2006/5/6 10:17:08
邮箱:
问题:
 
从回复中得知,炼苗是在塑料大棚中进行的,我所理解的是炼苗应是在大棚外进行的,我所认为的炼苗是快繁或组培后把苗从温室内搬到室外,让其适应纯自然的环境,不知理解是否有误,请指出,全光喷雾育苗设备是什么设备,用WSK育苗仪可以吗?“一般的组培培养室,使用空调即可,经济适用。”快繁应该不用像组培那么麻烦吧,我所理解的最简单的快繁是在露天或在塑料大棚内安一个控制温湿仪器,早上起床后根据当天的气象来调节间隔几分钟喷水弥雾,或一天调几次,冬天根据所培育的材料的最适宜温度通过地热线给育苗基质加温,不知理解是否有误。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5/6 17:05:16

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史玉群

ISBN 7-5038
2001.1, 10.00
本书内容包括植物嫩枝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础、影响插穗生根的内外因素、全光雾插育苗设备类型、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及其应用实例。全书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

http://cache.baidu.com/c?word=%C8%AB%B9%E2%3B%C5%E7%CE%ED%3B%C4%DB%D6%A6%3B%C7%A4%B2%E5%3B%D3%FD%C3%E7%3B%BC%BC%CA%F5&url=http%3A//www%2Enaturalbook%2Ecom/ChineseVersion/2leftweb/4willbooks/4willbooks%2Ehtm&b=0&a=31&user=baidu#0

可网上购买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5/6 17:07:53

组培炼苗是一个逐渐接近自然的过程,一开始是要在温室中进行的,以后随着幼苗的生长和抵抗力的增强,逐步开放空间,……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5/7 16:32:55

植物的组织培养与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的简单分析


1,一个是在试管内,一个是在大田进行,一个是移栽成活率低,一个是移栽成活率高。
 组培技术因为它是在实验室环境,在玻璃管里进行分芽繁殖,是给它创造了一个糖份营养环境,虽然通过组培技术能使大多植物能够生根,但它这种根都是“假根”,没有真正和植物的维管束相连的!它一但移出玻璃管,离开实验室在大自然中它就表现不适应这个环境,就好像我们热天在空调环境后再到室外,你就会不适应一样的道理!!!所以,组培的炼苗难,且移栽成活率极低!!
这是它的最大技术瓶颈!!而我们的技术因为植物快繁模拟计算机的智能调控是可以在露天,在太阳光下,在大田进行的!!!而且有一个专门的炼苗的程序调控,给它创造一个模拟自然的环境!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

 2,一个投入成本高,操作复杂,一个投入成本低,操作简易。
 另外,你想想不说组培技术它有很多如消毒,超净工作台,接种,配营养基等繁杂而严格的操作过程,
 你就想想如要实现快繁1000万株苗要多少个玻璃瓶!!要多少电能量???空调房呀!!!!你说这个成本有多高?????
所组培技术极难以在生产上推广运用,这么多年来了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只局限于科研院所等。很简单移栽成活率低,成本太高 !
而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是在大田进行,所要的基础建设是砖,珍珠岩,水管等,所以他的投入省,见效快!
3,一个是快繁品种范围窄,一个是快繁品种适应范围广。
即使组培技术的权威专家也不得不承认:组培技术经过严格的配方运用在花卉及草本类植物上是可以,而木本类植物等运用组培技术绝对是它的一个“禁区”一个是它技术配方不容易掌握,另一个它的运行成本太高!加上移栽成活低,所以,它所适应的范围很窄。而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它的运用范围很广,无论花卉,果树,药材,绿化,林木,蔬菜,等都可以运用!另外,虽说组培技术的分化能力强(这是他的优点),但事实上在生产上母本资源很充足,没有必要从一个很小很小的植物茎尖通过大量复杂的程序把它培养成一株一株的小苗!因为即使它分化能力强,但很多植物的炼苗就要几个月甚至于半年以上!!!!而且成活率低!而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很多品种通过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剪取它的一叶一芽一个月左右就成苗,通过多代循环早就培养出大量的植株,而且第一代的基数越多,越到后面它的繁殖能力就越强,成几何级倍增,并且运行成本极低!!!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