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6/5/14 14:54:06
这里有个前提,主要是针对“托管造林”而言。
如果你是直接投资到林地上去进行林业生产,各地都是极为欢迎的--最时髦的名词--招商引资。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会主动为你服务的,不愁没有林权证。
|
|
|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5/14 15:30:30
林权。托管造林公司一般宣称拥有大面积的基地,并已获得合法的林权,但据林业部门的深入调查,美联公司号称在大理洱源县有1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实际在洱源县只承包了2万亩荒山,只有5608亩办理了林权证;号称在德宏盈江县有4000亩10年生西南桦人工林,实际只有2016亩一般天然杂木林;众森公司转卖昆明安宁市的700亩桉树实际只有300亩荒山,宜良县的4000亩桉树只有1200亩。还有,九州公司宣称在保山、文山等地已有基地58.68万亩,实际上大部分只是初步意向,与地方签订转让协议的只有21.08万亩,而且大部分并没有落实到地块,林权所有者也没有同意;春林公司宣传在全省有速生丰产林基地26万亩,但只是买了某退休干部的个体林345亩。最近在曲靖市师宗县的基地,据调查只有106亩。即便公司已经拥有林权,但要具体把一张林权证“分割”给成百上千的投资者几乎是不可能的。
|
|
|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6/5/14 16:43:24
您好,我认为您可以与造林公司协商,按苗木生长年限分期分批的交付投资款。
|
|
|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5/14 17:13:40
若是加入了托管造林,即使有了林权证,林业投、融资个人的利益又如何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呢?这些都是未知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