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求实     提问时间: 2006/5/19 18:06:57
邮箱:
问题:
 
绿色投资       金色回报  
——致林业投资者一封信
    当今世界,诸多的投资理财方式及各类投资项目,以各种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而所有的投资人又都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在选择合适的项目和方式。但无论如何选择,都离不开以下四个方面的考察:
1.政策的支持和法律的保障,决定项目的稳定和可靠;
2.市场的前景和发展的空间,决定项目的生命和持久;
3.风险的规避和运作的合理,决定项目的成熟和顺畅;
4.利润的回报和运转的周期,决定项目的前途和强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6月25日,联合下发了:中发(2003)9号文件——《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再一次对一个产业,在体制上新的改革和开放。
    如同以前各产业的改革、开放一样,它不仅是一次飞跃,而且是一个信号。林业不仅是一种再生资源产业,而且关系国计民生,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林业,自然和生态更离不开林业。很多企业看到了这个信号,捷足先登。但由于这一产业,刚刚由几十年来的“国控”转向民营,很多机制还不够健全,管理还不够完善。所以,在“林权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兴起,都将带来一片生机。同样,一个产业的改革,一项政策的出台也将带来一个商机。历史上,每当这个时候,总有些个别人和企业利用这样的机会,不择手段的进行一些投机诈骗行为,甚至不惜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想借机发一笔不义之财。正如4月23日焦点访谈中报道的一样。然而,越是这样,越说明这样的产业是大有“钱图”的。否则,不会使一些人头脑发昏、挺而走险!事实证明: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国家的政策不会因为一些人和企业的违规操作而停止,也不会因为一些人的说三道四而改变,更不会因为有阻力而撤销。2006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伊春市国有林场的改革,有力地说明了国家坚持林业改革的决心。如今,在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在管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林权流转”的市场已逐渐正规。在此,我们郑重的提示所有林业的投资者:投资林业,前景广阔,回报丰厚,但要慎择。
    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的生长要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能达到“伐龄”,才能够成材,产生价值。而在这十几年的过程中,它不仅承受着天灾人祸的风险,还要承担着经营企业的风险。所以,投资林业的最大的风险,首先,就是回报的时间。其次,是树种的选择。各类木材的用途不同,决定了市场价格的不同,其市场价格的升值空间也不尽相同。第三,树木生长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决定了成材的速度和产生价值的周期。
    投资林业,明智的选择。休闲投资,丰厚的回报。政策的支持和法律的保障勿需置疑;市场的前景和发展的空间尽人皆知;风险的规避和运作的合理取决于企业经营的决策;利润的回报和运转的周期源于投资者的选择!
    2002年7月4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1037号文件出台,正式启动了我国林业的六大工程,正式吹响了以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号角。一个工程如果能上升到国家计委立项的层面,可见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是经过严格论证和审查的。如此浩大的工程单靠国家的投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也就产生了中国特色的体制改革,打人民战争,依靠全民的力量,解决全民的问题,“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见9号文件中第六条“基本方针”)。
9号文件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创新,调动社会更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见9号文件第7条)。
2、 深化林业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是促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严格保护林权所有者的财产权,维护合法权益。……可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合理作价后,转让给个人经营。(见9号文件第13条)。
3、 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见9号文件第14条)。
4、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以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见9号文件第15条)。
5、 减轻林业税费负担。(见9号文件第20条)。
6、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林业工作,投身国土绿化事业。新闻媒体要将林业宣传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见9号文件第25条)。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不会忘记,任何产业是不允许党政机关,干部,部队参与经商的。而在此次林业改革中,无论是机关、部队、干部都可以投资参与林业。这可谓是开天辟地,足可见林业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根据林业投资的特点,我们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近熟林木”。树木已接近成材,回报时间已近,从而规避了时间的风险,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2.选择优质树种。木材的品种不同、用途不同、其价格也不尽相同,价格的差异,直接影响投资的回报。
3.选择经营的企业。企业的实力反映企业的能力。若想经营“近熟林木”,必须先用大量的资金购买“近熟林地”并获取林权证。再利用林权流转的方式加速资金的周转,以周转的资金进行采伐后林地的种植,从而达到幼林、近熟林、成林、采伐、木材深加工等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实现即改造自然、生态环境,又造福人类、子孙后代。
4.法律手续完备。“林权证”是林权转让后的唯一法律凭证。所以,必须是一手钱一手证,并且同时要签订:林权转让合同、管护合同、收购合同、保险单、银行监管协议等必要的法律文书。其中尤其要注意几个环节:1.回报期限;2.树种类别、树龄;3.树木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4.林木的蓄积量;5.了解各类木材的历史市场价格;6.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度;7.林权证的防伪标识及卫星定位图;8.签约的同时是否可以同时拿到林权证。
    改革的政策是致富的信号,抓住机遇是智慧,敢为人先是效益,落为人后是叹息!愿君莫做:步深圳之后尘、误海南之班车、望浦东之江水的咏叹之人!与时俱进,与我们携手,共创共和国林业的辉煌,共创强国富民的丰功伟业!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5/19 18:09:30

还是看看“焦点访谈”是咋说的吧:http://www.china.org.cn/chinese/huanjing/695959.htm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5/19 18:10:12

焦点访谈:警惕“托管造林”陷阱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为了加快林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在这项政策的号召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造林。但是,一些公司借机宣传合作造林,不仅以很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社会公众,还以各种优惠的方式号召大家积极参与集资。

这些公司所谓的合作造林就是让老百姓出钱,用集资的方式购买速生丰产用材林。对此,中国林业科学院陈章水研究员认为,一些造林公司选择的造林地点并不适合速生丰产林的种植,而且生长速度也不像这些公司宣传的那样快。针对高投资回报率,陈章水研究员和国家林业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公司宣传的高投入与产出比不可能达到,同时在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做法上也对消费者不利。

另外,有些公司承诺的为投资者办理的林权证,也不符合《森林法》的有关规定。

目前,在北京已经有20多家这样的公司,而且在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等省份也相继出现。国家林业局提醒广大公众,对国家相关政策和造林公司的实际情况要有一定了解,以避免投资过程中出现风险。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部分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和虚假广告问题展开进一步调查。

[详细内容]

主持人:我们国家一直鼓励采取多种形式植树造林,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发展速生丰产林,快速致富,并且以少则20%、30%,多到70%、80%的特高回报率吸引群众参与投资,招商合作,托管造林。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解说:近来,在北京等地的一些居民小区里,记者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宣传海报,上面写着“国家的林业改革,百姓的绿色存折”。它们是不同名目的公司在居民区里设置的咨询点,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吸引小区里的居民们参与集资、合作造林。

公司工作人员:现在我们在河北的涿州,涿州影视城南边20公里处种的是欧美杨107和108,我们每亩保你是33棵树,就是每亩(投资)6880元,33棵。

记者:1公顷15亩是这么些钱?

公司工作人员:44700元,最后得28.1万,最低能收28.1万。

解说:这些公司不但给居民许诺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还以各种方式吸引大家积极参与集资。

公司工作人员:河北的地也可以给你们优惠,河北的地如果每亩6300元,你们要的话,20亩送5亩。

解说:一些公司不仅像这样在小区里做宣传,还在很多的写字楼里以授课的方式向市民宣传这一新的赚钱渠道。在一家公司的项目发布会上,记者看到有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这里听讲解。

公司工作人员:把握林改商机,踏上致富之路;投资绿色银行,收获金色未来。

公司工作人员:咱们说营业额很火,你也可以看到这种场面,一个月2.3亿,每天交款都在排队,一会儿你看看交款场面,天天这样,非常非常火爆了。

解说:在这家公司的财务室里,果然有很多人排队等着交钱。据了解,像这样的公司在北京目前已经有20多家,而且在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等省区都相继出现了这样的公司。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项目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呢?首先从宣传海报中记者看到,这些公司所谓的合作造林就是让老百姓出钱,用集资的方式购买速生丰产用材林。

公司工作人员:那我们河北基地种植的是欧美杨107,内蒙古基地种植的是哲林4号。那它们都有以下共同的特点,首先是速生,顾名思义就是生长速度非常快。我们就拿哲林4号为大家做举例,它的胸径每年都会以3到4公分的速度增长,树高都会增高3到4米。另外一个特点是丰产。

解说:那么是不是任何一个地方的速生丰产用材林都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记者在中国林业科学院采访了陈章水研究员,他从事了30多年的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栽培研究。

陈章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速生丰产林要在沙质壤土上,水肥条件好,地下水位高这样一个条件下,这样一个立地条件下栽植才是比较理想的。

记者:现在,一些林业公司把自己的造林基地选在内蒙古、河北的一些地区。据您了解,他们所选的这个造林基地是否适合于速生丰产林的生长?

陈章水:有些公司在内蒙古的开鲁县(建基地),这些地方处于科尔沁沙地的边缘地带,那个地方土壤条件属于风沙土,这些地方造林可以造,但不能丰产。这些地方一般的话,杨树造林平均生长量一年恐怕胸径只能长1公分,8年的话,也就长8公分10公分到头了。

记者:那么像河北的一些地区呢?

陈章水:河北有很多盐碱地,尤其靠天津、沧州这些地方,是盐碱地比较重的地方。杨树尤其是欧美杨、美洲黑杨,这些杨树不耐盐碱。这样的话,在这些盐碱地造林,它的生长量就差了。

解说:由此看来,速生丰产林的生产地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地点选不好,也就无法达到公司宣传的效果。与此同时,记者看到在公司的宣传中,最吸引人的是投资这个项目有很高的回报率,有的公司是20%多,有的公司说是30%多,更有的公司把它说成了是70%或80%。这让很多的普通老百姓为此心动。

公司工作人员:每年的回报率31%,银行(存款利率)每年百分之二点几。

记者:比银行高得多?

公司工作人员:高得多。

记者:这种回报率可信吗?

朱新飞(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综合处处长):大面积这样的一个回报率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速生丰产林的回报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就是树木的生长量,第二个就是涉及到市场的价格。我们根据前几年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统计分析,大体上回报率在15.6%。

陈章水:像这家公司,从投入产出预算表来看,它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它采用的树种不是速生树种,而林业公司把它称为速生丰产林。它是哲林杨和黑林杨,它是中生树种,长得并不是太快。

解说:据陈章水研究员介绍,在这家公司的投入与产出预算表上,除了树种方面有问题之外,前期投资每亩2660元也过高。其实,1亩速生丰产林的投资成本只有几百元。另外,8年胸径为28厘米也不实,他认为在有些地区8到10年间杨树胸径也就长到16厘米左右。还有,材积量每棵0.6086立方米也过高,他认为一般只有0.13立方米。而市场价格500元是按大胸径木材来计算,小胸径的木材根本达不到这个价格。

陈章水:从刚才讲的这些情况来看,它算的这个盈利率72%高了,是达不到的事情。

解说:无论多大回报的投资必然会让投资者考虑到风险,在一些公司的宣传中,非常吸引人的是他们把这种投资的风险归为了零。

记者:这风险能等于零吗?

公司工作人员:公司也说了,要低得多。

朱新飞:我想投资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是零风险,因为刚才讲了这个速生丰产林,即使选择比较好的地方,那还有一些客观条件,比如说遇上气候非常干旱的时候,比如说还有倒春寒、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等,那么就是遇上这些严重的灾害情况,它的回报率就不是那样的情况。

解说:在林业投资中,通常会遇到三种风险:一是市场价格的风险,二是自然灾害的风险,三是公司经营的风险。在规避市场风险的问题上,记者看到各个公司在宣传广告中都有同一份木材价格表。通过个表显示,从1991年到2015年,木材价格都是呈绝对上升的趋势,这会让很多投资者认为,木材的价格风险不存在。

记者:你怎么能保证这个价格持续上升呢?

公司工作人员:是预测的。

记者:这个预测有依据吗?

公司工作人员:根据前几年预测,推出后几年的预测。

朱新飞:我觉得现在搞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把木材价格定位在一个线上或者持续往上涨,肯定是不科学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木材的需求量比较大,价格的行情也不错;从长远来看,特别是杨树,最近我们北方地区种的量比较大,加上我们将来有一些进口,再加上我们有一些替代用品的变化,所以很难预测8年以后杨木的价格还是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我想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解说:市场价格的风险是无法预计的,而自然灾害的风险又该怎样规避呢?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公司向投资者承诺,他们已经向财产公司投保,如遇到风灾、火灾、水灾、冰雹、病虫害、人为盗伐等情况时,保险公司会以每亩1.8万元的价格赔付。但是记者注意到,保险单是保险公司与公司间签署的,保险的林地数目也非常大,也就是说,如果发生问题,保险公司赔付的是公司的损失,而不是投资者个人的损失。

记者:最后怎么能赔到我身上呢?

公司工作人员:财产险是保的险,谁拿的证(林权件)给谁钱,我们公司替你办的手续,你也不能自己去办,理解这概念吗?

记者:那如果有问题,万一公司倒闭怎么办?

公司工作人员:公司如果倒闭,你有林权证。

记者:这位公司经理再三强调的,也是在广告宣传中最重要的一项承诺,可以在签署用材林转让合同三个月内为投资者办理林权证。有了这个,似乎投资者又拥有了一个保障。

曲春宁(国家林业局资源司林地林权处处长):国务院林业主管部只向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国有林区的国有企业颁发证书,其他地区的证书都是由当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颁发。

解说:但是,在一些公司出示的已经办理完的林权证上,记者注意到,它盖的不是地方政府的章,而是地方林业局的章。看来,这些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集资、合作造林,的确是想了很多办法,他们甚至把合作造林种的树称做是摇钱树,向广大群众宣传。

曲春宁:种树有经济效益、有生态效益、也有社会效益,但是从经济效益来讲,所有的树不见得它的收益远远大于产出,所以说过分夸大种树的经济效益、夸大它是一棵摇钱树,也是不现实的。

主持人:国家鼓励社会公众投资林业和生态建设,正规的公司造林也是投资林业的一种重要方式,应该得到支持和保护。但是,个别公司任意夸大投资回报率,对广大投资者形成了误导,这种现象必须要警惕。

国家林业局还再次强调,投资速生林是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收益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公司吸收社会资金发展林业,必须要符合社会融资和广告宣传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而广大公众也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和造林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充分的了解,以避免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

央视国际2004年11月03日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5/20 14:09:12

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地流转是大势所趋,但托管造林钱被公司先赚了,投资托管造林要慎重。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