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提醒,投资托管造林要谨慎行事
本报讯(记者马力)对于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融资造林或托管造林,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昨天对于相关的林业政策进行了解释,他表示,林权证不等于采伐证,更不代表个人投资造林收益的保险证。 曹清尧表示,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投资林业能够产生效益,但收益与目前社会上某些公司的承诺和宣传是有差别的,也有一定风险,投资者一定要谨慎行事。收益的多少受地理、气候、水热条件等方面因素影响,还有森林病虫害、火灾、市场价格和公司经营的风险。
曹清尧提醒说,林权证必须是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发放的,国务院授权国家林业局对重点国有林区发放林权证。地方任何其他部门发放的林权证是无效的,包括地方林业部门。
同时,林权证只是公司或者个人的林木或者林地的所有或使用的法律凭证,并不代表采伐权,林权证不等于采伐证,更不代表个人投资造林收益的保险证。林木的采伐还要按照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程序另行申报。
他还表示,目前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尚未完善,按农村土地承包法,地方政府无权将群众的山林向社会流转,要充分尊重林农群众的利益。个人参与社会融资造林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亲自察看林地和林木地址、边界,防止“一女多嫁”。《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国家林业局:林权证以大换小没先例
根据内蒙古万里大造林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经理徐怀宇的说法:目前万里大造林公司已经取得了林权证,现在只需要将这“大林权证”按照投资者购买的数量“分割”。但是记者昨日从国家林业局、吉林省林业厅、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林业局了解到的情况却是:林权证“以大换小”没有先例。
国家林业局正规范林权转让
投资造林集团,能否取得林权证是将来能否获得收益的关键。昨日下午,记者以中国万里大造林集团投资者的身份,咨询国家林业局关于林权证能否“以大换小”一事。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工作人员说,他们最近正在开会研究如何规范林权流转的问题,“对于现在社会上出现的造林公司,我们正在处理你所说的(林权证“以大换小”)问题,你的投资一定要慎重,我仅能告诉你这么多。”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林地林权处工作人员说,“林权证‘以大换小’说法有问题,国家林业局最近将正式答复这个问题。”林地林权处工作人员还说,此次国家林业局正式答复林权证问题,主要是因为最近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造林公司”宣扬的“造林神话”。
吉林省林业厅:“大林权证”分小证没先例
昨日,记者在吉林省林业厅采访有关人员得到的消息是,将“大林权证”流转成小的并不简单,需要当地政府部门进行详细勘测,在吉林省内,像这样的情况还没有先例。
据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吉林省林业厅资源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申请办理林权证需要很繁杂的手续。林地所有者向林地所在地的县(市)政府提出申请,由这级政府指派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和勘测,这一过程需要经过卫星定位、树种核实、土地丈量等复杂的程序,之后才能由政府发放,这一过程至少需要8个月到10个月的时间。而将“大林权证”流转成小的这种情况在吉林省内并没有先例,得由林地所有者拿着林地转让合同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至于当地政府会不会通过申请尚是未知。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林业局:“以大换小”不可能
中国万里大造林集团有限公司已在东北地区上市销售的0007号基地,位于通辽市开鲁县境内,为了解当地林业局林权证发放的具体情况,昨日下午,记者拨通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林业局法规科的电话,其工作人员对于林权证“以大换小”的说法觉得新鲜,“一块地一个林权证,‘以大换小’?没听说过,以前从来没办过,好像不太可能。”
后来,记者又拨通通辽市开鲁县林业局的电话,咨询林权证“以大换小”一事,竟然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虽然万里大造林集团暂时还没有在我们局取得林权证,是因为一些类似林地具体位置等小问题没有确定,他们公司获得林权证没有问题,“大林权证“换”小林权证”也非常容易,来我们这里办个手续就行,工本费只需要5元钱。”巷报记者 高舒/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