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平衡施肥技术
平衡施肥是当今普遍采用的一种施肥技术体系,这是根据土壤化学和植物生理生长发育原理,针对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根据植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测定土壤养分,确定施肥配方。 一、植物中N素及矿质元素的生理机理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的需要量,可分为大量元素—N、P、K;中量元素—Ca、Mg、S和微量元素—Fe、B、Mn、Zn、Cn、Mu、Cl、Na等三大类,这些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只是需要量不同而已,比如N是植物蛋白、核酸和磷酸脂的重要组成成份,它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P是与植物光合作用、能量代谢和细胞分裂的全过程中植物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K以离子的形态存在于细胞中,它维持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使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二、平衡施肥的基础理论一是单盐毒害:当土壤中某盐矿质元素过多是,也将影响其他必需元素的有效性,从而对植物造成毒害;二是拮抗作用:各种矿质元素在土壤中比例适当时,元素间可以相互消除毒害而形成平衡溶液,在这种平衡状态下,植物既有适当养分,而不至于发生毒害,植物才能生长良好。三是协合作用:一种矿质元素的存在会提高另一种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促进植物对这一种元素的吸收。土培中矿质元素的单盐毒害、拮抗作用和协和作用是经常存在的,比如P元素过多,则影响Zn的有效性而引起植物的簇 叶病,P和K能促进植物对N素的吸收等。三、桉树的平衡施肥技术一般情况下,在森林分布带内,森林的土壤均能提供平衡的养分供林木的生长发育(森林自肥),由于人为或自然灾害原因,森林环境受到破坏,从而打破土壤的养分平衡,如长期的连续栽培,特别是经营速生丰产林,人们频繁大量地取走植物的地上部土壤均能提供平衡的养分供林木的生长发育(森林自肥),由于人为或自然灾害原因,森林环境受到破坏,从而打破土壤的养分平衡,如长期的连续栽培,特别是经营速生丰产林,人们频繁大量地取走植物的地上部分,土壤养分递减加速。施肥就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将亏损的养分归还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我局地处南亚热带,土壤以页岩、沙页 岩和花岗岩发展而成的赤红壤为主。由于高温多雨,微生物生活旺盛,有机质分解迅速,淋溶作用强烈,盐类饱和度低。采伐迹地经炼山造林后,土壤全N、全P和全K含量仅分别为0.3~0.5g∕kg、0.2~0.4g∕kg和10~15g∕kg,特别是P素比较缺乏,而且由于K多为采伐剩余物的燃余,经淋溶和雨水冲刷,保存于土壤中的会越来越少。因此必需通过人工施肥补充土壤中的N、P、K养分,才能使林木正常生长发育,快生高长。研究认为,在我局所处地区,桉树(尾叶桉、尾巨桉)幼林期的最佳施肥配方为每株施N60g、P90g和K30g,中期施肥最佳配方为每株施N120g、P60g和K90g。如何才能更合理地平衡施肥,一般需要在桉树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对比试验,找出合理配方。实际应用中可对桉树进行营养诊断,因为养分过多或不足时,桉树的生长和代谢上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然后在形态上表现出来,如缺N时,植树失绿或变红紫色,生长受抑制,缺K时,植株杆软弱,易倒伏,叶色暗淡无光泽等,根据这些表象可以推知,缺少何种养分,作为施肥的参考依据。比较先进的方法是对叶片进行养分分析,因为桉树缺少养分时,叶片首先受到影响,通过养分分析,与正常叶片养分含量进行对照,可以快直准确地得出结论,并及时进行养分补充
桉树丰产栽培技术
桉树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生丰产性能好,产量高,周期短的特点;其木材抗腐耐磨,而且材油兼备,广泛应用于工矿、建筑、造纸、精油、能源、造船等,不仅可以培育用材林、工业原料林、油料林、薪炭林,而且是四旁绿化和沿海防护林的优良树种。造林当年树高可达3-6m,6-7年即可采伐。
一、主要品种介绍:
1、巨尾桉(Eucalyptus.grandis×E.urophylla)
巨尾桉是以巨桉为母本,尾叶桉为父本人工育成的杂交种,具有母本干形通直,萌芽力强及父本早期速生高产,木材纤维适宜造纸等优势,而且无性繁殖容易,是南方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经试验在闽南表现较好的有DH33-27、DH32-29、DH32-16、DH32-22等广西东门优良无性系。
2、柳窿桉LW9(Eucalyptus.saligna×E.exserta)
柳窿桉无性系LW9是由柳桉和窿缘桉人工杂交子代中,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并经进一步无性系测定后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它兼具柳桉的速生性、较耐寒性和窿缘桉的较强适应性,不仅速生高产,而且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该优良无性系不仅生长快、干形通直圆满、材质优良,适宜制浆造纸或培育大径材,且抗风、抗病能力也较强,是优良的纤维材和板材树种。其耐寒性可耐-4~-5℃的低温,适宜海拔600m以下,我县可推广造林。
二、栽培技术
1、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力较高、坡度25°以下交通方便的丘陵、台地、平原和低山下部。另外,桉树对气象因子有特定要求,一般低温不超过-5℃,否则易受冻害。根据我县的具体情况,内半县以及海拔600m以上的山地应适当选择抗寒树种或品系。造林地以低山、丘陵、阳坡、半阳坡较好,Ⅱ类地以上,Ⅲ(1)类可以适当考虑。
2、林地清理
造林整地前应进行劈草炼山,清理林地,挖除杂灌头和五节芒头,炼山时应注意防火和保持水土,炼山后应及时整地挖穴,以减少灰份的流失。林地清理最好在造林前一年的7-9月份前完成。
3、诱杀白蚂蚁
造林前一年的9-10月投放灭蚁灵,每公顷投放225-400包,以“品”字形均匀投放于造林地,造林地周围应适当多放,投放点挖10-15cm深小坑,铺薄层枯草,连袋放入药剂1-2包,覆土压实即可。在未整地的造林地上投放的防治效果最好,整地应在放药1个月后进行,如果造林前未及时防治,也可在造林当年的4月投放灭蚁灵,但造林时必须在根区施呋喃丹保护。
4、整地
桉树可采用块状整地,挖明穴回表土,规格为60×40×40cm。整地应沿等高线作业,种植点成“品”字形排列,整地时间应在造林前一年的11月底前结束。
5、基肥
施基肥是营造桉树丰产林的重要措施。由于福建省土壤普遍缺磷,故基肥宜选用长效的钙镁磷肥,在造林前一个月左右回表土时施下,每穴均施500g。
6、造林密度
根据密度试验和调查分析,桉树造林密度为1650~1800株/hm2(110-120株/亩)最适宜,为充分利用桉树喜爱侧光的生长特性,采用宽行窄株的方式配置株行距,一般采用2×3m排列植穴。
7、造林
(1)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提倡就地育苗,就地栽植,以免长途运苗造成苗木的损伤。
(2)造林季节:以2-3月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进行为宜。
(3)起苗与运输:应选择一级苗上山造林。装车运输前一夜,喷施0.3%复合肥湿透容器,运到造林地应放置阴凉处;营养杯苗应浸湿或淋透水后方可上山造林,当日用不完的苗应置于荫棚内淋水保湿。
(4)造林定植:栽植时,剥掉容器或塑料薄膜袋,撕袋前应双手压紧容器上,袋子应全撕取出,不可只撕底不撕边。定植复土时应从四周向内压紧,杜绝垂直下压,以防破坏容器土。
定植时应注意不要把苗木栽在基肥上,以免使幼苗根部接触肥料而影响成活。其次,种植时还要注意舒根和压紧,使幼苗根部能与土壤紧密结合,种植深度一般比原根深2cm左右即可,苗木高的宜适当深栽,不能窝根和根部空悬而影响成活。
8、防虫
桉树小苗的根茎幼嫩,白蚂蚁、蟋蟀、小地老虎等都会对其危害。造林后3个月内尤为严重,有无防虫往往成为造林成败的关键,若忽视防虫,就可能导致全小班报废。防治措施主要有三条:一是炼山清杂要彻底,回表土时应清除草根,尤其是芒萁骨的根,拾尽草根以切断白蚂蚁的食物源;二是边造林边施呋喃丹(一般不隔夜),每株施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汤匙(约5g),施药时注意紧绕根茎处,撒药范围广,效果反而差;三是根据白蚂蚁的活动季节在造林前或造林后投放灭蚁灵。
9、抚育管理
(1)幼林抚育
造林当年夏秋除草松土1~2次,并做到扩穴连带,挖深30cm,带宽1.0m,次年早春再进行一次除草松土,但应注意杂草勿堆积在桉树根茎处,以减少白蚂蚁危害。
造林后头三个月至半年,桉树苗木还不具备与杂草竞争能力,受杂草覆盖,尤其是春节造林,头两个月正是杂草生长旺盛季节,时应及时除草一次,至8-9月杂草种子成熟前再除草松土一次。第二年还需适时进行1-2次抚育,主要是扩穴、松土、除草,经过两年抚育管理后,幼林即可郁闭。
(2)追肥
及时追肥,对林分生长至关重要,应在定植后1-2个月(苗高约0.7-1.0m时)及时追肥一次,施复合肥、尿素各50g/株(也可在下雨天时撒施,各50g/株);7-8月施复合肥、尿素各100g/株;第二年的早春结合锄草松土再追肥一次,每穴施尿素、复合肥各100g。
施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因地施肥,即根据林地土壤的养分、水分质地、空气、酸碱度等特性与地形条件进行施肥,每次施肥前要除净杂草。二是施肥时应在穴的后坡方向开沟深埋,以减少肥料流失。三是雨后施肥,以加速肥料溶解和减少肥料淋失。四是山脊、山坡中上部等贫瘠地段应多施,沟边、山谷等沃土少施。
(3)抚育间伐
若培育目标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则由于经营集约度高,工艺成熟期短,不需要进行抚育间伐,但对出现的病株及风折木要及时砍伐清除。若培育大径材,可安排1-2次抚育间伐,即在造林后3-4年间伐至70株/亩,直至6-7年后主伐;或进行第二次间伐保留至30-40株/亩培育大径材。
10、萌芽更新
萌芽更新作业法是桉树营林特点之一,目前有许多国家采用萌芽更新培育纸浆材、矿柱和薪炭材。
(1)萌芽更新季节:桉树四季砍伐均可萌芽,最好的萌芽更新季节,在东南沿海以冬春为好。夏秋雨季砍伐的树桩,萌芽率稍低,且萌芽条生长较差。因此提倡冬季砍伐萌芽。(2)整理萌芽条:适时整理萌芽条,是萌芽更新的关键。第一次整理萌芽条应于皆伐后3-6月,萌芽条高达1.5-2m时进行。因这时壮弱分化明显,可采取去弱留强办法,每伐桩留3-4株,经1-1.5年的培育后再进行第二次整理,最后留伐根东南部位生长快、粗壮的1-2株。在整理萌芽条时,需结合密度调查,每公顷保留1800-1950株为宜。
(3)抚育施肥:为促进萌芽林速生快长,提早成林,提高产量,应加强抚育和施肥。采伐迹地一般较板结,应在采伐后林地清理完就要松土抚育,这样既能达到土壤疏松,通透气,又能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有利于伐根的萌芽及林木生长。第二年松土抚育可以结合定株一并进行。
施肥最好在采伐后萌芽前进行,采用沟施,每株施磷肥或氮、磷、钾复合肥1-1.5kg(每公顷200-300kg),也可施尿素,有条件最好与有机肥一起混合施下,施肥季节最好在4-7月,因萌芽条在这期间生长最迅速,需要养分最多,吸收也最快,施肥后能收到显著效果。
三、开发价值
一般经营的桉树林分,第六年可进入主伐,每公顷蓄积量为90m3,按70%综合出材率计算,每公顷可出材63m3;集约经营桉树林分,每6年主伐时每公顷蓄积量可达135m3,每公顷可出材94.5m3,是我省最速生的用材树种。目前我省推广的桉树品种干形通直,材质优良,既是良好的建筑、家具、三板、造纸用材,也是快速绿化的首选树种。
桉树造林技术规程
一,品种选择种植品种为尾巨桉等优良无性系,种植时不同的无性系要分区种植.二,造林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光热条件较好,坡度在30度以下,海拔高度500米以下,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的林地进行造林.三,林地清理及整地1.林地清理以火燎炼山清理为主,即砍除林地内所有杂灌木,晒干后火燎炼山,再将灌木,采伐剩余物及杂草燃余等清理归堆,补火燃烧,然后将林地内所有芒头连根挖起暴晒.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进行火燎炼山清理林地时,可采取免炼山措施,即先将所有恶性杂草如大芒,粽叶芦芒等连根挖起曝晒,砍除杂灌,然后将杂草杂灌及采伐剩余物等归堆,清理出宽约1.5米的种植带,带上的杂草要全部铲除.2.造林密度造林密度70~100株/亩.立地条件好,培育周期8年以上的,可适当疏植,密度在70~75株/亩之间;培育短周期林或立地条件一般的应适当密植,密度以83~100株/亩为宜.行距设置根据地形地势情况,沿山的等高线方向布置行,平均坡度25°以下的,可设置为3.5~4.0米;平均坡度25°以上的,以3.0~3.5米为主.株距设置可根据种植密度和行距进行适当调整.3.整地以明穴整地为主.穴规格为60厘米×50厘米×35厘米,即穴口长60厘米,宽50厘米,穴底长,宽各为50厘米,深35厘米.挖穴时将表土置于穴的上方,并将树桩树根,石块等拣出,清理干净,以便表土回穴.亦可先通带再明穴整地.通带带宽60厘米,深度25厘米以上,带面反倾斜.通带时先开好丫雀口,再大锄翻起土块,不要打碎,然后在带的中线上挖种植穴.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可暗穴整地.穴规格为长70厘米,宽50厘米,深27厘米,先开好丫雀口,大锄翻土并打碎,拣出石块,树根,再进行平整.要求穴面要反倾斜,穴四角分明,深度保证.四,施基肥1.基肥量:每株施酵素菌力壮桉树专用基肥0.85公斤.2.施肥方法:明穴整地的,先回表土至半穴,然后放入肥料并与回穴的表土拌匀,再回表土至满穴并高出穴面约5厘米,呈龟背型.回土方法是将穴上方的表土铲下并打碎,拣出石块,树根后,再回到穴内.暗穴整地的,将肥料均匀撒放在穴面,然后大锄翻动穴土,使肥料于穴土充分拌匀.五,种植1.造林季节:可在2月份开始种植,一般要求在4月上旬前完成.2.种植方法:在雨后植穴泥土充分湿透时进行.种植前先将塑料杯泥浸透水,种植时小心除去塑料杯,注意保护杯泥不要松散以免影响成活.种植深度以超过杯泥1~2厘米为宜,回泥要细,种植后压实.除下的塑料杯及时回收,回收率要求达到99%以上.3.苗木要求:局中心苗圃要用优良无性系培育壮苗,苗高20厘米以上,根系发达,顶芽完整,病,弱苗不能出圃上山造林.如苗木运输到造林地两天内无法栽植完毕,应选择一开阔地将苗木竖立排放整齐,四周用木栏或石块围好存放,经常淋水保湿,并做好鼠害和病害的预防工作.4.补植造林后2个月内每隔15~20天对造林地进行一次踏查,发现有缺株,死株的要及时补植.补植后保存率达不到60%的要重新造林.六,抚育及追肥1.抚育造林后2~3个月进行抚育.可进行全铲抚育,即将所有杂草连根铲起并自然置于林地内,挖起的芒头要敲散泥块,使其根系与泥土分离.采取化学除草抚育效果更佳,方法是先沿种植带进行带状铲草抚育,宽度为带上宽1.0米,带下宽0.5米左右;或先进行穴状抚育,铲除植株周围杂草,宽度为半径1米左右,然后再用41%草甘膦除草剂喷施杀除剩余的杂草.结合抚育对幼树进行适当培土,扶正苗木.不通带明穴整地或暗穴整地,土壤比较板结的小班,种植后抚育前应在两植枝间沿种植带进行翻带松土.要求大锄翻土且不要打碎,翻带宽度为60厘米,深度27厘米以上.8~10月份,视林内杂灌情况再进行一次砍除灌木,杂草或沿种植带1.5米宽的带状铲草抚育.2.追肥(1)追肥量:每株施放桉树专用追肥0.75公斤.(2)追肥方法:在距离植株约30厘米两侧开沟长30厘米,深约20厘米,将肥料撒放在沟内并覆盖泥土.(3)追肥时间:在种植后第二年2~4月份进行.追肥前必须进行抚育,最好提前在施肥前一年10~11月份进行带铲抚育,此时雨水少,杀草彻底,然后在开春后再追肥,效果更好.(4)种植后第三年2~4月份,视林分生长情况可进行第二次追肥.方法是在两植株间开一横沟,长50厘米,深度25厘米以上,将肥料撒放沟内,然后覆土.七,病虫害防治1.病害苗期病害主要有茎腐病,灰霉病和青枯病,防治方法应以预防为主,要做好苗圃卫生,育苗基质消毒和检疫工作.每周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5%多菌灵和百菌清800~1000倍液等喷施防治一次.幼林病害主要有焦枯病和青枯病.焦枯病主要靠风及雨水传播或枝叶接触感染.高温高湿且持续时间长的天气可发病并造成危害.幼林阶段通过加强抚育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以及施肥等提高林分抗病能力等营林措施,可避免病害发生和减轻被危害程度.青枯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一般在造林后的第一,二年发病.一旦发现感病株,应立即挖除焚烧,并在发病区撒上石灰,以防止病菌蔓延.2.虫害危害幼林的虫害主要有班齿小卷蛾,尺蠖,金龟子,大蟋 ,小地老虎,印度黄脊蝗和白蚁等.白蚁防治可在白蚁活动线路上施用广州市白蚁防治所研制的灭白蚁粉剂,使白蚁沾染药剂后回巢传染,1~2个月后,杀灭率可达100%,如发现白蚁活动直接施用效果更佳;或用10%的呋喃丹溶液浸透杯泥再上山造林.其他虫害在危害期用20%甲胺(硫)磷兑水直接喷施幼苗,可起到驱避和杀灭作用;尺蠖和卷叶蛾一般只影响林木的生长,不会致死,严重危害时可用80%敌敌畏乳剂兑水喷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