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爱玲     提问时间: 2006/2/21 16:20:24
邮箱:wintong@126.com
问题:
 
专家好!经朋友介绍最近我在安徽白茅玲一带租赁了约1000亩地山林.其中有400亩左右是91-96年种的外松.还有近600亩地为杂草地.我的问题是:
1,如何处置400亩山林的外松?我的意思是继续种植过几年再卖,还是现在就卖?如果卖的话按目前市场情况,外松是什么价格?

2,根据市场需求,600亩山林种何种产品最为适合?

以上两问题恳请专家予以指导为盼!谢谢!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2/21 17:16:28

安徽省宣城地区郎溪县白茅玲91-96年种的国外松最好继续种植几年,在这几年里先取松脂,再砍伐出售。

至于种什么树种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种植当地的速生优质乡土树种,具体如何种植还是在当地请一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你现场规划为好。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2/21 17:47:27

对的,一定要做到适地适树,这一点很重要!600亩山地,面积可算不小了,不可能是一种树种能全部都适生的,要因地制宜,既可以栽些用材树种(兼采脂),更可以发展有前景的经济林树种。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2/21 17:55:28

这里有“安徽省林业区划”,供您参考:

……

五、皖南山地用材、经济、水源林区

  本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徽州地区全部,宣城地区大部,安庆地区长江以南部分。全区总面积307.0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22.2%,林业用地192.1万公顷.森林蓄积2746.3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31.8%,系安徽省重点林区。.
  林业发展应贯彻“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和“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方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及时更新采伐迹地,实行造、封、育、改并举,扩大森林面积;合理经营和管护好现有林木,加强幼、中龄林抚育管理,改造低产林分,提高生长率,增加森林蓄积;坚持合理采伐,大搞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落实山区政策,调整木材价格,杜绝乱砍乱伐、毁林开荒,保护森林,防治病虫害,逐步建成安徽省商品材和油料林基地。
  考虑到本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拟在宣城、泾县、歙县、休宁、青阳等地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现有林种布局不甚合理,特别是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比重过小,应适当加以调整。调整后的林种比例是:用材林72.9%,经济林13.9%,薪炭林5.5%,防护林6.3%,特用林1.4%;森林覆被率要求达到60%以上。
  1.南、宣、广丘陵经济、用材林亚区〔Ⅴ9〕。包括南陵、宣城、广德的大部,繁昌、泾县、芜湖县的一部分。总面积60.58万公顷,林业用地22.78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1.64万公顷,宜林地9.47万公顷,森林蓄积84.72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20.5%。
  东部以油茶、油桐为主,适当发展中、小径级的农用材,严禁“毁林开荒、毁林造林,建立和管理好南陵、宣城、郎溪、广德范围内的扬子鳄保护区和营造宣纸原料的经济林;西部以用材林为主,适当发展经济林。为抑制松毛虫的危害和蔓延,造林中应考虑混交林的比重。
  经济林以油茶、油桐、板栗、青檀、乌桕、枣、柿等为主;用材林以马尾松、火炬松、杉木、檫木、毛竹、栎类等为主;平原地区的四旁树种有杨、柳、榆、桑、池杉、苦楝、臭椿、重阳木、喜树、青桐等。

  2.皖南中部山地用材、经济林亚区〔Ⅴ10〕。包括宁国、太平、泾县、绩溪、石台、贵池、青阳、东至县的大部和南陵、繁昌、宣城、郎溪、广德的一部分。总面积161万公顷,林业用地107.27万公顷。其中:有林地41.82万公顷,疏林3.29万公顷,灌木林地10.8万公顷,新造未成林地2.31万公顷,宜林地49万公顷。森林蓄积1294.72万立方米,绿化程度49.1%,森林覆被率32.7%。
  主攻用材林,培育大、中径级商品材;积极发展经济林,并做好山地水源涵养和资源保护。
  九华山系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拟划为名胜古迹和自然植被保护区;泾县苏红、汀溪的红椿系安徽省少有发现的速生珍贵树种,拟建立以保护珍贵树种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为保证宣纸生产原料的供应,在丘陵缓坡和河滩地发展以青檀为主的特用造纸原料林基地。
  用材林以杉木、毛竹、栎类、金钱松、柳杉等为主,适当考虑增加常绿阔叶树种的比重,如青冈、苦槠、绵槠、豹皮樟等;经济林以油茶、油桐、板栗、核桃、山苍子、漆树、青檀、杜仲等为主;高山地区营造黄山松、华山松、栓皮栎等;四旁树以杨、柳、枫杨、枫香、江南桤木等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发展樟、楠(紫楠、红楠、大叶楠、铇花楠等)、棕榈、银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