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小王     提问时间: 2006/3/1 11:19:35
邮箱:
问题:
 
请问专家:一般地,丘陵地区林场防火道的开设有何要求,如防火道的宽度、间隔距离等。谢谢!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6/3/1 11:28:14

您好,防火带建设标准:
   (一)林带宽度一般为20米,不低于15米,长度原则上不少于1公里,形成一定规模。
   (二)林带结构合理,形成不少于两个防火树种的混交林。
   (三)树种选择抗火性能强且生长较快的耐火树种,同时应因地制宜,结合农业开发兼顾经济和景观效益。
参考树种:木荷、苦槠、青冈、冬青、女贞、杜英、红花油茶、大叶冬青、杨桐、桂花、广玉兰、珊瑚树、银杏、棕榈、竹类、杨梅、茶叶等。
   (四)设置位置:山脚、山脊、坟墓集中区域上方或四周,涉林道路两侧、涉林重要设施及居民点周围。
   (五)造林质量保证:
    1、合理确定造林密度,适当密植(一般以2×2米为宜),促进林带提早郁闭;
    2、采用良种壮苗造林,提倡种植大苗。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3/1 14:14:34

开设防火道是控制森林火灾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般来讲,
防火道开设方案需根据不同时刻火场边界所到达的位置来确
定,而确定火场边界位置要考虑许多因素.其中包括:在火场及
火场附近植被的可燃性,大火发生时的风速和风向,火情发生
时的空气湿度和地表土壤含水量.通过对上述火蔓延条件的模
拟实验,可以建立起火灾蔓延的数学模型,算出在这些因
素影响下的火场边界,进而计算出初步防火道形状.但在实际
的防火道开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实际的地形,地貌条件.如有些
陡坡处开设防火道不但效率不高,而且还不能降低火灾带来的
损失,这是因为:陡坡处开设防火道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花费许多时间,因此在考虑防火道开设方案时,应该尽量绕过
陡坡地带。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3/1 14:34:27

http://cache.baidu.com/c?word=%C1%D6%BB%F0%3B%B9%DC%C0%ED&url=http%3A//shop%2Echina%2Dfireren%2Ecom/xf/product/6417%2Ehtm&b=0&a=4&user=baidu

《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与监测巡护及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实用手册》 (图片仅供参考)

著 作 者: 编委会
出 版 社: 其他
书号:
出版日期: 2004-5-1
市 场 价: 998 元
书 店 价: 499
立即节省: 499
人气: 408
商品状态:有货

该商品免费普通邮寄

产品介绍:
《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与监测巡护及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实用手册》简介:
《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与监测巡护及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实用手册》
目前我国森林防火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连续发生多起森林火灾,一次有一次敲响森林综合治理的警钟!在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之际,对森林火险区实行综合治理乃当务之急。为增强森林经营与管理人员的忧患意识,提高其防火技术水平,我们特编写了《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与监测及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一书。

◎本书特点◎ 

  权威性:编者集十几年森林防火教学、科研、培训和管理工作的科研成果,利用掌握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森林防火图书资料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提炼和总结,经过反复切磋,反复润色,编著了此书。
  全面性: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营林用火,火灾预测预报。火灾监测与通讯。森林火灾的扑救,森林火灾调查与善后处理,森林火险区综合防火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覆盖全面。
  实用性:本书结构安排新颖、合理、语言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收录了值得借鉴的典型案例,极具实用性。
详细介绍:

第一篇森林防火总论

第一章林火原理
第二章林火气象及地形对林火
第三章林火的影响与作用
第四章森林可燃物与火源管理
第五章森林肪火规划

第二篇营造森林用火

第一章营林用火的概念
第二章营林用火的功用
第三章营林用火技术

第三篇森林火灾预测预报

第一章林火预测预报的概念与发展史
第二章林火预报的类型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林火预报因子
第四章林火预报的方法

第四篇森林火灾监测与通讯

第一章地面巡护
第二章了望台监护
第三章航空巡护与探测j
第四章雷击火探测
第五章电视探火与激光探火
第六章森林防火通讯

第五篇森林火灾的扑救

第一章扑火原理与程序
第二章扑火组织与指挥
第三章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
第四章扑灭森林火灾的机具
第五章航空灭火
第六章扑火安全管理
第七章GIS、GPS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应用
第八章森林灭火战例

第六篇森林防火灭火新技术

第一章人工催化降雨防灭火
第二章红外技术探测林火
第三章卫星探测林火
第四章电子计算机在林火预报和管理中的应用

第七篇森林防火管理

第一章森林防火管理概述
第二章森林防火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章防火行政管理
第四章防火目标管理
第五章森林保险

第八篇森林火险区综合防火工程项目建设

第—章森林火险区划
第二章森火险火险区综合防火的基础与对策、
第三章林火隔离设施建设
第四章绿色防火与黑色防火措施
第五章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第九篇森林防火评估

第一章森林灾害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森林火灾的灾情分析
第三章森林火灾损失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四章森林火灾直接损失的评估
第五章森林火灾间接损失的评估

第十篇森林火灾调查及火灾的责任认定与处理

第一章森林火灾调查
第二章火烧迹地的经营利用
第三章火灾档案管理
第四章森林火灾的责任认定与处理

第十一篇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适用对象:
★林业局,林业管理站、林场、各生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局、消防局、气象台(站)
★林业科研部门、各省市县(镇)主管林业部门、林业执法部门
★从事防火、森林经营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各林业大专院校的师生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3/1 14:36:02

防火道宽度:主防火道十五至二十米,副防火道八至十米,长度要求2公里以上;生物 防火林带建设宽度为30—50米,树种宜选用茶树、木荷、杨梅等,长度要求1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