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张林     提问时间: 2006/3/13 15:22:19
邮箱:663700
问题:
 
请教专家:本人现有云南红豆杉种子2公斤,准备在种油桉的另一林地附近种植,实施混交林,但对种子的育苗技术没有掌握,恳求专家提供有关育苗、防病和上山造林的一套技术。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3/13 15:27:39

张林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红豆杉又称紫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常绿乔木,其育苗技术要点如下:
    一、种子繁殖技术。
  1、收集种子:9-10月采收红色果实,搓去红色假种皮和果肉,洗净,混湿沙贮藏。
  2、破损种皮:种子后熟期较长,有休眠特性,在自然条件下需经二冬一夏方可萌发,即冬季置室外冷冻,夏季接受高温、雨淋,翌年秋播,如春播可于入冬后仍留室外土中冷冻,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入暖房催芽后播种,播后20多天能出苗。若能将种子用粗沙用鞋底在粗糙水泥地上进行反复磨擦,磨破其不显眼的坚韧种皮、磨薄其坚硬的种壳(勿磨烂种仁),就能使种子容易透水、透气,播种发芽较快。
  3、变温处理:红豆杉种子有胚根、胚轴双休眠习性,胚根需通过1个月左右25℃以上高温阶段才能打破休眠,胚轴需在零下3℃~零下20℃条件下1个月左右才能解除休眠。为了提早的加速种子萌发,只要将破损了种皮的红豆杉种子混上湿沙,置零下3℃以下的环境中冷冻25~40天,就可以解除其胚轴休眠,冬末或早春播种后,经过2个月左右遇上25℃以上的气温即能打破胚根休眠,种子就能萌芽出土。
  4、播种育苗:条播,出苗后要遮荫,幼苗怕日灼,荫棚的透光率15%-20%,并要勤除草,15-20天浇1次淡尿素水或清粪水提苗,1年后可露地移栽。
    二、扦插繁殖技术。
  1、收集插条:在春夏之交的5-6月,从4龄以上的母树上剪取当年生嫩枝作插条。
  2、插条处理:剪取长15厘米以上的枝条作插穗,除去下部叶子,将枝条基部环剥出0.5-1厘米的伤口,待伤口周边处有瘤状物形成后,再把枝条从环剥处下部剪下,基端置100ppm吸哚乙酸或苯乙酸中浸泡3小时,或用200ppm ABT2号生根粉溶液浸泡8-10小时。
  3、扦插方法:将处理过的插穗插于备好的苗床上或蛭石加风化沙(1∶1)锯木基质上,扦插深度3—5厘米,株行距8—10厘米。插后浇透水,并用塑膜拱罩保湿,起初每天喷水2次,2周后每天1次。荫蔽同种子育苗。插后45-50天生根,精心管理,成苗率可达90%以上。
    三、幼苗管理。
  1、幼苗越冬管理:幼苗怕霜冻,冬季须拱棚保温护苗,塑膜上加盖草帘更好。 
  2、幼苗移栽炼苗:播种苗或扦插苗经培育1年后,均应移栽炼苗,按株行距25-30厘米把苗移栽到露地苗麻上,搭1.5米高的六阴四阳的遮荫棚,常浇水,见苗退黄时追施淡尿素水或清淡粪水,培育壮苗。
  3、出圃造林:经炼苗1年的红豆杉苗,苗高40-60厘米时可出造林。冬末早春栽培好,定植株行距1.6米×2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3/13 15:32:18

红豆杉药用林栽培技术要点

1.造林地的选择:山坡中下部,坡脚,曹沟,山湾的阴坡且坡度小于35度,土壤ph值4.5-7.0,肥力高湿 润排水良好的地块均可做造林地。郁闭度不大于0.4的人工 幼林地亦可用于造林, 红豆杉种条 本基地用枝条春秋季扦插 保证成活率85%以上。
  2.整地:带状或穴状整地。穴的规格为40cmx40cmx30cm(长x宽x高)。不同土地条件可根据土地肥力情况,结合整地施积肥。
  3.造林密度:1100/亩。株行距60x400cm(横山x顺山)。在人工幼林中造林,其密度应根据幼林实际郁闭状况而定,原则是栽植于幼树冠以外光照条件好的空地中。
  4.造林时间:春季2-4月,秋季9-11月。
  5.经营管理:造林后每年应抚育2-3次。5-6和8 -9月锄抚两次,7月刀抚。造林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5月结合锄抚追肥。造林后第四年起,每年可通过修剪枝叶方式采收原料,或整株挖除(包括根系),用于提取紫杉醇。用于绿化则视形状需要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