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3/15 18:13:18
林业建设有利防灾减灾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灾害史学术会议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森林在灾害防御上具有重大作用,现阶段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为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构建起一道绿色屏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不仅可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在防灾减灾中还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副司长黎云昆说,红树林在东南亚海啸中的保护作用,再一次证实了林业在防灾减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耕地少,但山地和沙地资源丰富。在广大山区和农村,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木本粮油和推广农林间作,实行多层次的林业复合经营和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林业,不仅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防灾抗灾能力,还可以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围绕“生态和灾害”的主题,专家们分别从林业、生态、灾害、历史、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阐述了森林与灾害、清代移民与生态、中国防灾减灾的对策研究等6个方面的问题。专家们建议,今后的灾害研究不仅要包括成因分析、监测、预警、灾后救援等,而且还要重点研究多行业统一协调、强化灾害系统工程等工作,同时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积极加强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形成全面、系统、功能强大的防灾减灾学术体系;将灾害研究工作融入政府管理工作,使灾害研究与实践结合,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