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3/22 21:56:57
对发展清远市桉树速生丰产林的看法
近年来,在我市发展种植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桉树存在较大争议和看法 ,有些地方的群众甚至是地方政府对发展桉树存在较大的抵触,有些地方政 府还下发文件禁止种植桉树,不少人认为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 也有说是“桉树林下草不生”。针对这些问题,肇庆市于今年8月1日举办了 一个“广东桉树论坛”,邀请了国内对桉树研究了几十年的20多位林业权威 专家对桉树进行“洗冤”,在此转达一些科学研究的结果和谈谈我们的看法 。 一、桉树的诸多优点使其成为“林业的功臣”。 桉树在我国引种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 “战略性”树种,桉树与杨树、松树并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目前在我国 已有170万公顷的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的广东和广西。近年来扩展 到湖南,其具有的速生、丰产,轮伐期短,可萌芽更新等的优点,使其成为 了目前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用材树种,暂没有其他树种可替代。 因此,桉树是“林业的功臣”。 二、桉树不是“抽水机”,也不是“抽肥机” 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试验开发中心总工程师杨 民胜认为,在管理水平方面,我国桉树人工林多属“掠夺”式经营,从土地 中拿走的多,而投入的少,短期行为多,长期措施少。过度密植造成人们认 为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的不良现象。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 斤的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等树种需要800 升以上,而桉树只需510升。说明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但由于桉树生长 快,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他树种多一点,但并不构成危机,不会造成地下 水减少。桉树由于较为速生,所以对地力的消耗会大一些,尤其是叶子的纤 维含量较高,较难腐烂,因而土壤的粘土层中有机物有所减少,由于碱性较 大,有可能使溪水变黑色,但是科学的经营方法可以避免土壤肥力的下降, 就像农田一样,虽然几千年的农业耕作,但并没有导致农田的地方衰退,相 反农田产量却越来越高,其原因是农业经营措施的适当一样。 三、桉树不会分泌有毒物质,不会毒害其他生物和人。“桉树林下草不 生”的说法,是由于桉树对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力强,生长快,处于上层,对 阳光的利用多,以致其他植被生长不好而造成的,不是因为桉树对其他生物 的毒害引起的。这种现象不单纯是桉树存在,在我们很多乡土树种的密植纯 林中也存在,如防火林带的木荷树林内、黎蒴林内、任豆纯林内,其他植物 也很难生长。 根据最近我们委托市卫生检验中心对上游种植桉树的英德东华镇东北、 石灰铺子塘、石牯塘鲤鱼、清城源潭镇黄溪、佛冈县高岗镇的杨梅塘桉树丰 产林基地的水质进行抽样检测,检验结果为水质均符合卫生部公布《生活饮 用水卫生规范》(卫生监发[2001]161号文)的要求,因此,桉树不会造成 对水源的污染,也不会对人体危害。 四、在商品林中适度发展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是满足我市日益增 长的木材需求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山地产值增加山区群众收入的有效途 径。 目前,在我市已有4家人造板生产企业,年产人造板达到了40多万立方 米,每年需要消耗木材约60—80万立方米。除去部分外来材外,我市每年约 需提供50万立方米左右的小径材或枝桠材。不在商品林中适度发展桉树速生 丰产林,单靠我们的乡土树种种植是无法满足近期需求的。 从这几年,尤其是96年开始引进外来资金大面积种植桉树速生丰产林以 来,我市的山地产值大大提高,山区农民的收益明显增加,山地的租金不断 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 五、在商品林中适度发展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有利于我市生态公 益林的保护,促进我市生态环境改善。 我市有2080万亩林业用地,其中规划为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的面积 为772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7%,这还不包括农村的自然保护小区(风水树) 和部分水源林。商品林有700万亩左右,全市现有桉树速生丰产林不足40万 亩,所占比例是很少,就算发展到100万亩,也是占我市有林地的1/15,商 品林地的1/7。发展速生丰产林后,由于木材供应的充裕,将会减少人为的 乱砍滥伐,从而有利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因而,本人认为,只要不在生态 公益林内种植桉树,不在靠近水源地山地上种植桉树,其他山地尤其是疏残 林、老化的松、杉林山地完全可以由农民或山地经营者种植桉树速生丰产林 ,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再者,我们认为,以政府行政命令禁止种植桉树速生丰产林,有勃于市 场经济的发展。其实,农民或山地经营者在商品林中种植桉树速生丰产林的 行为是没有法律和国家政策禁止的。
详情咨询清远市林业局0763-3374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