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kairry     提问时间: 2006/4/19 23:43:56
邮箱:
问题:
 
专家您好!

  我想请问一下,木材中国市场的木材年需求量是多少?我国自己能年供应多少?缺口是多少呢?
  
  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
     2005年1月18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公布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介绍中国森林资源状况和中国加快林业建设的措施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

    [雷加富] 近几年来,我国木材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说是基本平衡。从2002年来看,总的供给量是1.87亿立方米,当年的总消耗量是1.83亿立方米。2003年是我们木材市场最旺的一年,也是历史上对木材需求最多的一年,增长幅度比较大,总的供给量是2.24亿立方米,总需求量是2.28亿立方米,可以说是基本平衡。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总供给当中包括进口原木大约2500万立方米左右。近几年来,我国进口都是2000—3000万立方米,我们的自给率可以达到85%以上的水平。 [10:19]
    
    [雷加富] 对未来我国木材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有这样几个数据,一是我们现在每年消耗资源3.65亿立方米,但是我们的林木蓄积生长量每年大约都在4.97亿立方米以上,有的年份要超过5亿立方米以上。每年森林净增长大约1.78亿立方米,消耗量只有生长量的70%左右。二是在我们现有的用材林当中,到2010年,我们有近30亿立方米的近熟林的蓄积将进入成熟林,也就意味着可以进行采伐,可供利用。 [10:24]

    [雷加富] 对未来我国木材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有这样几个数据,一是我们现在每年消耗资源3.65亿立方米,但是我们的林木蓄积生长量每年大约都在4.97亿立方米以上,有的年份要超过5亿立方米以上。每年森林净增长大约1.78亿立方米,消耗量只有生长量的70%左右。二是在我们现有的用材林当中,到2010年,我们有近30亿立方米的近熟林的蓄积将进入成熟林,也就意味着可以进行采伐,可供利用。 [10:24]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刚才雷局长说当前木材供需是平衡的,我想问的是这个平衡状态能长期保持下去吗?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每年社会上对木材的需求量会持续增长,我国每年的林木过度采伐严重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加快了人工林的建设速度,但是这个建设速度能跟得上我们消耗的速度吗? [11:12]

    [雷加富] 实际上我们刚才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可以再具体说一下。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我们会基本上满足国内的木材市场需求,其理由就是,第一,我们的后备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我们现有的67.85%的中幼林,还有近熟林,到2010年,我们有近30亿立方米的蓄积进入到成熟林,是允许采伐利用的,森林是再生资源。第二,我们现在可以作为采伐利用的资源还有15亿立方米,然后我们陆续进入的近熟林就可以接上,远远大于每年的消耗量,而且我们每年还有1.78亿立方米的增长量。我还要说一句,我们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是持续的。 [11:12]

    雷局长在回答中外记者的这些问题时,说到当前木材供需是平衡的,并且这个平衡状态能长期保持下去,这个是处于政治需要?还是当前木材供需确实是趋于平衡的?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4/20 6:16:18

姓名: ybj 
karyy问的问题和提供的材料太好了!我本来今天晚上是想写这个问题,真是懒得费劲了,就写了以上实际的,可能参考价值大一点。就是雷副局长讲的那些。一些公司宣传的木材供需情况完全是信口胡说。好几个公司的宣传材料上都说,“中国森林匮乏,建国初期有112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人口膨胀、毁林造田消耗了100亿立方米,剩余12亿立方米仅够维持6年,目前中国已无林可采”等等。那些业务员也都背得很熟,说得和真的一样。实际情况雷的讲话全有了,我也不用翻资料查了再写了。仅云南省森林蓄积量15.5亿,每年净生长量5000多万,净消耗量4100多万,净增量1000多万立方米。全国自90年代以后,就一直是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这些都有公开数据可查。目前最新的数据全国的总蓄积量是136亿立方米。当然包括很多要保护的,不能采伐的。每年总消耗不到4个亿,包括占大头的农民自用和烧柴。每年净生长量5个亿左右,尽管总的来说木材是短缺的,但大帐是算得过来的。托管造林公司的胡说应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