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kairry     提问时间: 2006/4/20 22:59:40
邮箱:
问题:
 
专家您好!
   昨天我有就国家林业局雷副局长在“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介绍中国森林资源状况和中国加快林业建设的措施等方面情况,并答中外记者问”中间说到近几年来,我国木材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说是基本平衡。
   
  可我今天又在网上查了一下,“中国环境新闻网”一篇名为《桉树速生丰产林---我国林浆纸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一文中说道:
   
一、我国的森林资源和木材产量
   中国大约有17.48亿公顷的森林,相当于全世界森林面积的5%。同我国占世界人口20%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均占有森林资源较少的国家,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现有的这些森林资源,还是我国在过去50多年长期奋斗取得的,来之不宜。在1949年,我国的森林资源仅仅为8.6%。通过长期的植树造林和对已有森林的保护,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8.21%,使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过去的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目前的治理和破坏相持、治理略大于破坏的局面。仅在过去5年,我国就有1332万公顷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口的压力和较严重的破坏程度,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已恢复到了国土面积的18.21%,但我国的森林质量低,单位林地平均林木蓄积量小,只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的50%左右(表1)。
    
    表1  世界上主要国家林木总蓄积量和单位林地平均蓄积量比较
    国家                   中国  俄罗斯 巴西   美国   加拿大
    林木总蓄积量(亿m3)  124.6  891.4  712.5  308.4  293.6
    平均蓄积量(m3/hm2)     72     104   130     136 /

   我国的木材产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处于上升阶段,在1995年达到最高(6770万m3);随后逐年降低,在2002年降为4440万m3。这几年正在逐步回升,去年为52000万m3。同时,我国锯材的产量从2000年就开始回升,从2000年的630万m3增加到去年的1530万m3。我国人造板产量自从1998年以来就一直大幅度增长,从1998年的1060万m3增加到2001年的2110万m3和去年的5450万m3,近3年增加了3340万m3。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木材、锯材和人造板产量的增加仍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所以,我国每年仍然需要进口大量的木材。由于我国在人造板工业方面的实质性发展,对于人造板的进口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木材和锯材进口都在大幅度上升。在1980年,我国的木材和锯材进口量为187和8万m3;在1990年增长到419和25万m3;在1999年增长到1013和218万m3;去年更是增加到2624和600万m3。2004年的木材和锯材的进口量接近我国产量的一半,外贸依赖度极高。另外,我国还进口了2451万吨的纸浆、废纸和纸产品,大约相当于1亿m3木材造纸后的产量。这也造成了国外环保团体开始对我国大量进口木材及其产品的不满,宣传“中国在买世界的森林”。


    我国用材林面积9940万公顷,蓄积量72亿立方米,其中成过熟林面积1469万公顷,蓄积量27亿立方米。从资源消耗看,扣除“四旁”和灾害性消耗,全国与采伐限额管理同范围的森林资源年均净消耗量为3.4亿立方米。考虑到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中中幼林占绝对比重,未来资源净生长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年均净生长量也会进一步扩大,2010年和2015年森林资源年均净消耗量达4.0亿立方米和4.3亿立方米是可能的。按1993年资源消耗结构中商品材出材率65%,薪材占29.8%计算,2010年和2015年木材产量可分别达到1.8亿立方米和1.95亿立方米。我国木材需求总量2010年为39620万立方米,2015年为43980万立方米(表2)。根据上述供需预测结果,在不考虑薪材的情况下,生产建设用材缺口2010年为1.1亿立方米,2015年为1.4亿立方米。如不能在短期内加快速生丰产林建设,加大科技进步对速生丰产林产量提高的贡献,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的木材,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有钱也买不到木材的局面。

表2       2010年和2015年我国木材需求总量与结构(单位: 万立方米)

  名      称         2010年         2015年
                  需求量  比重%  需求量  比重%
一、生产建设用材  28020   100     33480  100
    建筑用材      6920    24.7    7200   21.5
    装修用材      2850    10.2    3300   9.9
    家具用材      2900    10.3    3700   11.1
    木浆造纸材    3600    12.8    6000   17.9
    人造板材      3590    12.8    3900   11.6
    坑木用材      330     1.2     330    1.0
    车船材        300     1.1     320    1.0
交通、化工、文体 230     0.8     250    0.7
    培植业用材    550     2.0     580    1.7
    农民自用材    2050    7.3     2400   7.2
    其他用材      4700    16.8    5500   16.4
二、薪材             10500          10000
合计                 38520          43480

(该文地址:http://www.cfej.net/news/content.asp?unid=9924 该文的发布日期是:2005-10-9)

另一日报网站“光明日报”网中一篇名为《开发我们的“第二森林”》一文中提到:
   我国是个木材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9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5%。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计划内木材产量已由1995年的6766.9万立方米减少到2001年的4552万立方米,降幅高达32.7%。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木材进口数量成倍增长,其中原木进口已上升到2433.3万立方米。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将达1.4亿—1.5亿立方米。虽然我国目前人工林达4667万公顷,但用材林仅占2415万公顷,而且80%以上为中幼林,树种单一,材质较差,在未来15—20年内难以替代天然林弥补木材供需缺口,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重威胁。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说,如何做到既保护好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又有效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实践经验证明,发展木材节约代用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途径。木材的节约和代用近来被称之为开发“第二森林”。

  木材节约和代用是指在生产、消费及其他经济社会活动中,对木材及其制品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处理、回收复用与再生利用,以及采用非木质材料及其制品经济合理地替代木材及其制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木材直接利用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50%提高到现在的65%左右。据不完全统计,仅1980年到最近,我国累计节约和代用木材量达3.76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了740万公顷森林的砍伐。这无形的“第二森林”,相当于同期全国商品木材产量的1/4,超过我国11个省市现有森林蓄积量,为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重大贡献。

    并且引用了国家林业局前任局长周生贤的一段讲话“ “中国的森林为了生态保护的目的,一棵树不砍也不够;为了用材的目的,一棵树不留也维持不了多少年。”形象地描述了我国林业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巨大反差。

(该文地址:http://www.gmw.cn/01gmrb/2006-01/16/content_361815.htm 该文发表日期:2006-01-16)

还有众多文章都反映出目前我国木材的供需情况非常紧张,这又是怎么回事?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4/21 7:16:21

当前木材供需是平衡,但也离不开进口木材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特别需要大面积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来替代进口木材。